第457章 清军入寇 6(1/2)

与卢象升受到高起潜的掣肘不同,孙传庭这一路大军并没有监军同行。

而孙传庭此人的脾气虽然与卢象升有些相同,都属于眼睛里容不得沙子,向来有话就直说,光明正大。

不过一打起仗,孙传庭立刻就仿佛换了一个人,与他平时的作风截然相反。

只要能战胜对手,再猥琐的战术他都愿意做。

就像崇祯九年俘获高迎祥,崇祯十年击溃李自成,所用的战术都是伏击。

能两次击溃流寇的主力,绝非运气使然。兵者诡道也!被他发挥的淋漓尽致。

而这次他的对手清军左翼的统帅豪格,着实在他手里吃了大亏。

自出京畿之后,他很快就追踪到了豪格的大军,不过他并没有像卢象升一般,急切的要阻止清军继续攻城掠地,肆虐乡里。

反而耐心的等待时机,他从不会高估自己,低估对手,除非有十足的把握,不然绝不动手。

他对付豪格办法就是每当清军主力前去掠劫,后方留下小股人马看守人口财物时,他便会动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的突袭歼灭留守的清军。

在偷袭清军数次之后,豪格再也不敢留下抢来的财货率军突袭了,而是带着缴获一同前行,生怕被再次偷袭。

带着大批俘获的人口同行,不可避免的拖慢了行军速度,而附近的百姓们则有了逃走的机会。

以至于豪格的收获大幅减少。

一开始孙传庭的行为被一众属下和附近的官员所诟病,认为他畏敌不前,坐看百姓涂炭。

直到后来,看见清军再也不敢肆无忌惮的攻城掠地时,下属们和附近的官员才明白了孙传庭真正想法。

而豪格并不甘心就这样被孙传庭所牵制,好几次他与范文程设下了圈套,想要引诱孙传庭,奈何孙传庭不为所动,始终不上当。

双方之间的偷袭与反偷袭一直持续到了冰天雪地时节的到来,清军与明军终于暂停了大规模的行动。

此时,清军的右翼大军在多尔衮的率领下,也因为天气的原因也停留在了北直隶与山东的边界处,显然他对于进不进山东有些举棋不定。

年前,北京,紫禁城暖阁。

朱由检一脸的怒色,身前案几上摆放着两份奏折。

一份是高起潜将卢象升如何固执己见,执意分兵,最后兵败身死的奏报。

另一份是杨廷麟弹劾高起潜见死不救的奏报。

有意思的是,这两份奏折是司礼监同时呈上来的。

在这件事上,司礼监的大太监们表现的非常大公无私,他们并没有故意压下杨廷麟的弹章。

特别是总管王承恩说过一句话,孰是孰非,陛下自有公论,诸位绝不可能因私废公!

太监们表现出来的坦荡,朱由检自然看的到。

在看完两方的奏报后,他心里已经有了倾向,从双方的奏报中可以看出,肯定是卢象升主动要求分兵的,这一点杨廷麟也承认了。

至于后来所谓的见死不救,并不能完全怪罪高起潜,毕竟他当时也在与清军交战。

整个过程看的出,最大的错误就是一开始卢象升的分兵追击,若是没有分兵,就决不会兵败身死,说到底还是咎由自取!

“杨卿!此事你如何看?”朱由检看向一旁的杨嗣昌。

“臣再三提醒过卢象升,绝不可浪战,想不到他还是走了这一步!密云总督吴阿衡的前车之鉴还不够吗?”杨嗣昌长叹一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