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寻陵(1/2)

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青城山上清宫,收养了一位被人遗弃的孩童。

观主青尘子给孩子取名白夜,赐下道号【未央】。

【未央】在道家思想中代表着无穷无尽的意思,道家强调宇宙的无限性和自然的永恒循环,未央体现了道的无穷性和永恒性。

由此可见青尘子对白夜的期盼。

道家修行讲求顺应自然、清静无为。深入研究道家经典如【道德经】【庄子】等。

而白夜所修行之法,却是与青城山其他道士修行不同。

白夜所学以【史书】【野史】【民间典籍】【符咒】等等。

就连其他大家之学,都在白夜的所学之内。

白夜所学之驳杂,可谓是华夏之典籍之最,包罗了诸天万象。

年幼的白夜并不懂这些,他被青尘子带在身边悉心教导,在他十三岁将青城典藏融会贯通之后,便被青尘子带着游走在名山大川,和四大学宫。

对于白夜的到来,各处学宫在对白夜进行一番校考之后,便将自家学术核心悉数教给了白夜。

一法通,则万法通。

白夜聪慧无比,可谓是过目不忘,只是十年,就已经将几家学说融汇贯通。

在白夜二十三岁之时,青尘子将白夜从青城山上清宫除去道籍,任凭白夜如何苦苦哀求,青尘子都无动于衷。

白夜在青城山下跪伏十日,最后起身离去。

青尘子站在山门前,看着白夜摇晃不止,又拼命挺直的腰背,不住的黯然泪下。

那是他自小养大的孩子,已经成了他最难割舍的,可他却又亲手把白夜推到了无尽的深渊之中。

......

川蜀之地,一个无名小山上,白夜停下了自己的脚步,他在这里搭建了房屋,开垦出了几亩麦田,一人独居,也算是自由无束。

直到一日,有三个年轻人结伴而来。

他们的手中各自拿着一枚古老的青铜令牌放在了白夜的面前。

白夜见状,也掏出一枚令牌。

“墨家弃徒,墨玉。”

“阴阳家弃徒,阴阳衡。”

“医家弃徒,扁忧。”

“道家弃徒,白夜。”

白夜看着眼前人介绍着自己,想起了青尘子将自己逐出上清宫前对自己说的。

“【万物分阴阳,百家亦是有明暗之分,为师给你取名白夜,也是因此】。”

只是那时候白夜对青尘子的话并不了解,直到现在他才懂了青尘子对自己说出这一句话,所蕴含的道理。

阴阳衡,阴阳家嫡系,自先秦时代开始。阴阳氏一脉担任阴阳家魁首至今。

白夜在阴阳家学宫,便听过阴阳衡的大名,可谓是尽得阴阳学说真传。

墨家,墨玉,虽是女子之身,也是墨家年轻一代翘楚。

医家, 扁忧,祖上乃是是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扁鹊被誉为【医圣】,虽然白夜不曾听过他的名字,但三人一起前来,可见扁忧也不会是无名之辈。

而三人却如白夜一般,成为各家弃徒。

白夜将三人请到房中,请几人落座。

“几位前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