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一章 秦翰林爱上昭狱的日子(1/2)

秦翰林之所以如此不做人,主要还是自己受人恩惠,早几天前就提出了相对政绩评价法。还把这玩意报送了嘉靖皇帝,并因此,直接获得了嘉靖皇帝本人的亲自接见。

对于皇帝而已,最重要的不是什么雄才大略,一人顶百千人。最重要的是用人,

如何识别官员的能力才是最关键的。

因为一旦皇帝不能识别能力,就只能用忠心。用忠心就变成立场之争,最后党争是不可避免的。

特别是最近杭州那边的各种评书笑话传来,有那么一个,北宋狱中对话。三个官员狱中对话,有因为支持王介甫新政入狱,有因反对王介甫新政入狱,而坐最中间的居然就是王介甫本人。当朝政到了这个阶段,

其本质上,

不用金国难侵,北宋的江山已经摇摇欲坠了。

同时,不用能力,也只会导致野有遗贤,这是更加危险的事情了。毕竟像唐之黄巢。宋之张元,都是历历在目的。

嘉靖这些年摆烂,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觉得用谁都是差不多的烂,就懒得去烂中选不那么烂了。

这个相对政绩评价法,就是当前的政绩减去其参照对象的政绩,有剩余才是真正的政绩。那么参考的对象,有上任政绩、本人上一届政绩、相似区域职务同僚同期政绩。当然这个政绩本身就是根据朝廷的目标而定了。

而另外要控制的环境、条件就需要另外的控制了,军政、民政完全可以让各自讨论,比如人口、税收、军队人数、战斗力评价都可以打分的嘛。

而且相对政绩评价有个好处是一比下来,总有个倒霉蛋最差的,因而只要实施,官员自动就得卷起来。

这也是嘉靖一看到锦衣卫递上来方案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来见一见秦翰林了。同时也在好奇西学这么申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