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文书(1/2)

她今日听见的、看见的那些事情,她都已经觉得够震撼了,但她没想到,高欢说的更震撼。

不但震撼,这里面男人的担当、胸怀,简直满满溢出。上次对高欢不重契约,认为契约如果不符合利益就当抛弃的那种失望登时淡了。

高欢这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这是要推奉元子攸为皇帝。高欢言语之中,这种英雄气还是遮盖不住,这些确实是拨动她心弦,让他觉得高欢与众不同的地方。

而且,这其中,高欢所分析的当下局势大半是事实。

太后与陛下势同水火,两虎相斗几乎是必然之势。

如果说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但却不是最有可能的结局,最有可能的结局是两败俱伤。

两败俱伤之后;

这里面几乎可以推论:陛下势力不及太后,几乎可以想见陛下最好的结局是被废,而最坏的结局,元子攸几乎不敢想........

元子攸沉吟了片刻,现下朝廷波诡云谲。

他多多少少也已经卷入,就像阻止尔朱荣率军入京事件一样,当日不惟太后劝阻,他也觉得引军阀入京乃是国家大患,他卷在其中。

事件的下一步发展走向,他也确实需要未雨绸缪。

高欢见元子攸有些色动,不卑不亢,接着道:“殿下,正因为臣还有赤胆忠心,所以臣才敢冒死进谏。”

元子攸思量了半晌,缓缓道:“本王这府邸也不是你一个小小都督能够来去自由的。”

“陛下有求于尔朱荣,太后担忧尔朱荣引大军入京,所以都对你一个小小都督毕恭毕敬,本王可不惧尔朱荣。”

“本王劝你,有什么话,三思而后行。”

“不然,你这脑袋,进王府的时候还在脖子上,本王可不担保你出王府的时候这玩意儿还在你脖子上。”

这话说的已经是很严重,而且是很现实的威胁。

高欢的武功虽在元子攸之上,但是如果一个王府要部署杀他这么一个军中都督级别的将领,简直是易如反掌。

高欢并未被元子攸的言论恐吓到,反而更加慷慨陈词:“末将所言,乃是出自至诚,披肝沥胆。”

“末将所言,事关当今天下形势。”

“如今大魏王朝危在旦夕,殿下还在这里逞口舌之利,威压一个小小都督,末将恐大魏王朝万劫不复。”

元子攸气的浑身发抖,他料不到高欢居然敢讽刺自己逞口舌之利,当下强自平抑自己的怒气,胸膛起伏不停。

萧东奇见元子攸这下气得不轻,心道:“这高欢这般说话,到底是何用意?一边求人一边还打击别人?”

她忽然恍然大悟,道:“高欢,你这是想用激将法么?殿下不会上当的。”

元子攸一怔,他身在局中,当局者迷。

萧东奇这一说,他立刻明白过来,高欢这确实在激将,当下胸臆稍稍平复。

高欢望了望萧东奇,投去感激的一瞥,知道她在帮自己。

但眼下之事,不为皎厉之行已经无法取得成功,他忽然膝行而前,忽然将自己的刀解下。

元子攸、萧东奇见他解刀,都是大骇,以为他要行凶,暗自戒备。

萧东奇沉声斥道:“站住,高欢,你想干什么?”

她一边戒备,一边眼神示意“不要,不要。”

但高欢显然已经全然不顾。

元子攸摆了摆手,示意萧东奇不用紧张,道:“本王倒要看看你玩什么花样?”

他的手扶在椅子上,他的手里已经按着机括。

只要机括一发射,座椅上的暗箭就会射出,高欢距离这么近,绝对毫无逃匿机会。

他心想:“你若意图不轨,倒要看看是你的刀块,还是本王的弩箭快?”

但他的脸色瞬间释然了。

高欢解刀后,手捏刀背,将钢刀刀刃对着自己脖子,将刀柄呈给了元子攸。

元子攸接过刀,握住刀柄,将刀架在高欢颈子上。

刀锋紧贴高欢脖项。

此时,他只要愿意,便可一刀断了高欢首级,易于反掌。

高欢道:“殿下请听高欢一言,若高欢所言无据,高欢请死于王爷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