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六、揭榜(1/2)

近日他老是念叨人生四大喜,独缺金榜题名;

本来想大魏也罢、大梁也罢,这时都未开科取士,这金榜题名时估计已经无望。

但不曾想,这时竟然忽然果然听得有榜文事,不由得心中大喜,暗想:“上天垂怜,看来定是要我凑齐人生四大喜了。”

建康县乃是整个大梁的中枢所在,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

姚僧垣家在建康县的郊区,一个山明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虽然是郊区,但是毕竟是大梁京师的郊区,因此,也是人头辐辏;

姚僧垣也算名人,《周书》里面记载了这个人;字法卫,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省德清县)人;自幼好学,博览文史,尤精于医术;

二十四岁的时候,就被梁武帝召其入禁中,讨论医学,当时梁武帝弄了一批太医,多方论难,姚僧垣始终不屈,舌战群医。

当时正好皇室之中有一人生病多时,太医们百术试遍,并无起色;

姚僧垣当日施以金针,触手而愈;自此名动京城,享誉海内;梁武帝当场称之谓:“姚郎治疾,疾无可逃;”

乃至于大魏国境,亦闻声名,有不少大魏贵人甚至私下也偷偷遣人过来,迎姚僧垣过江治病;

大魏也有一个名医,叫徐之才,不过先前这人也是江南名医,后来随萧赞去了大魏,这厮对于姚僧垣医术也是翩翩的服气。

徐之才曾经早在魏孝明帝潘妃才有孕症之时,已经断明男女,后来虑祸,逃至民间,藏之不出;

自徐之才藏匿,大江南北,来求姚僧垣治病的人便更多了;

宇文泰和萧东奇对这些情况,来到建康后都有一些初步了解,他自觉和一般求医人不同,自己是带着病人“小东西”亲自登门。

估计姚僧垣应该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

另外,他们还听说姚僧垣治病收取诊金并不高,但是毕竟因为是名医,每天登门之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忙不过来,倒是真的;

这个宇文泰倒是不急,小东西的失忆虽然蹊跷,但是并不会带来身体多么不适;所以他可以等;

他心想,就算是排队取号,他总能挂上号;

只要姚僧垣愿意治,他甚至手中的定秦剑都可以相赠;

不过,两人在吃饭的时候听到的这个消息倒还是令两人很震骇;瞧这些人口中的姚家,一个个说的郑重其事,这个姓姚的必有身份;

两人心中同时都想到一件事:“尼玛,不会是姚僧垣家出事了吧?”

于是,在听到姚家出事,听到建康县张榜缉凶的消息后,宇文泰第一时间便是冲到了那个说事人的身旁;

问道:“你们说的姚家是姚大夫的家么?”

那说事儿的人似是肯定又似不肯定,道:“是姚神医家那一片,到底是不是姚神医家可说不准?”

他顿了顿,又道:“我料不会差,因为如果不是姚神医家,建康县会去张榜缉凶?寻常人家出了官司,建康县才不理会?”

宇文泰听罢,大觉有理,建康县乃是大梁首善之区,平日里不知道有多少破事与凶案;

若非境内知名大人物,区区凶案绝不会张榜;

于是向那人问了去姚僧垣家的具体位置;

那人道:“如今现场已经封锁,官兵们都拉了警戒,你已经进不去啦!”

宇文泰心想:“老子一会儿去揭榜破案,哪有不能进去的道理。”

他回到位置上,萧东奇问道:“可是姚僧垣家?”

宇文泰道:“十之七八;不过还是不确定;”

萧东奇有些忧心忡忡道:“咱们不会这么不顺吧?”

宇文泰笑了笑,道:“看事情的态度一定要积极,有啥顺不顺的?如果是姚家,咱们帮他破了案,说不定能免诊金,优先看也未可知?”

萧东奇见他乐观,不由得噗嗤一笑,道:“我又发现你一个优点;”

宇文泰哈哈一笑,道:“不死心是么?反正从前在你眼里都是缺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