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一、五胜五败(1/2)

元天穆听闻杨昱慷慨陈词,微微一笑,对杨昱所言颇有激赏。

杨昱说罢,神色有些激动。他一口气说完之后,拉着两名弟弟,飞身上马,扬长而去。

陈庆之望着他驰马而去,叹了口气,这一番说辞,杨昱已经不给他辩驳的机会,倒真是赤胆忠心、大义凛然的大魏名臣的做派,不由叹服。

元天穆见陈庆之神色怅然,他一路来,听说了陈庆之的不少事迹,这时不由道:“萧衍老迈昏聩,阁下何必明珠暗投,阁下若投我朝,我保阁下富贵双全。”

陈庆之微微一笑,摇了摇头,他才想劝服杨昱,却不料元天穆转眼劝服起他来了。

元天穆继续道:“荥阳坚城,你攻之不克,你的粮草辎重后续也跟不上,形势于你不利。”

陈庆之笑着还是摇了摇头。

元天穆叹了口气,在他看来,陈庆之已经没有任何取胜机会。

陈庆之见元天穆叹气,那眼神仿佛极惋惜,不由得又笑了笑,道:“王爷,你们啊,人虽然多,但是你们有五败,我们有五胜。”

当年曹操、袁绍官渡决战也一样是以少胜多。

元天穆不由好奇,道:“说说看。我们有哪五败,你又有哪五胜?”

陈庆之看了看元天穆道:“王爷悬军远来,我军休整日久,以逸待劳,此我一胜,王爷一败;”

“王爷那边,尔朱、杨昱之徒,将领颇多,政出多门,不能和衷共济,而我军军政大半操之于我,令行禁止,此我二胜,王爷二败;”

他屈指说来,元天穆悚然有惊,第一点倒无所谓,他与尔朱兆等人军马众多,南人乘舟,北人骑马,野战陈庆之不占优势。

但第二点陈庆之说的应该是极其正确的。

元天穆内心隐隐担心正是这个,他方才是想劝杨昱留下再谈谈的,但杨昱不顾而去,显然也没怎么给他面子。

陈庆之继续侃侃而谈:“王爷之众,多参与河阴之屠,仁德不足,多以劫掠为乐,但我军其实没什么珍宝,乃是吊民伐罪,王爷之众因无劫掠,恐斗志不高。”

“而我军转战至此,斗志高扬,此我三胜,王爷三败。”

这一点元天穆不甚赞同,但也不反驳,陈庆之军没什么珍宝,这一点他已经探知了情报,确实他手下这批虎狼之军对此大有意见。

元天穆原本听闻萧衍不知是何原因几乎断了后方,并无兵力补充以及粮草辎重的后续输送,他原以为陈庆之一片忠心却被萧衍这种对待,说不定能够招降也未可知。

但没有料到自己招降没有招成,陈庆之已经陈述的三胜三败却有些令他心惊肉跳。

陈庆之仍在陈述:“我方第四胜,我军深入魏国境内,将士们对地理环境都不熟悉,所以只有团结一致,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兵法曰:深入则专,主人不克。”

这一点元天穆听了又是不由得微微颔首。

陈庆之接着道:“但是王爷的军队就不同了,王爷的军队我派人小小查探了一下,军纪一般,士兵在乡村之中撵羊赶猪,甚至有原籍荥阳的将士趁这机会回家探亲。”

“军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打仗,容易粗心大意、军纪涣散,这在兵法上,我军又胜了。此乃我之四胜,王之四败。”

元天穆点点头,道:“口舌不错,但是实际怎么样?要打过才知道。”

陈庆之笑了笑,招了招手,杨忠、陈霸先立即雄赳赳、气昂昂的走了过来。

元天穆一招手,立即也有两位肱二头肌爆粗的猛男走了过来。

陈庆之,道:“还有第五胜、第五败,王爷还要不要听?或者让力士们斗一斗,咱们瞧一瞧,就当助兴。”

上来的这俩人乃是元天穆麾下最猛战将,一个叫做耿令贵,一个叫做高琳。两人武艺俱都不差,乃是元天穆的左膀右臂。

元天穆先前对陈庆之还甚轻视,料他粮草不济,可以口舌劝降。

但陈庆之这一番慷慨陈词,分析的还是甚有见地,元天穆也是见过将才的人,他与尔朱荣、高欢、贺拔岳等人都很熟稔,这时只觉陈庆之不可小觑。

眼见陈庆之说要让力士助兴,心想不如便叫高琳与耿令贵齐上,两人俱各马步功夫娴熟,若是于此擒了陈庆之,便是一劳永逸。

他想到此处,挥了挥手,道:“将军这个助兴的提议很好,不妨就让他们玩玩吧。”

话音未落,杨、陈、耿、高四人已经打在一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