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三、长孙稚同意给宇文泰调拨人手(1/2)

宇文导等人也俱各欢喜。

杨忠在找萧东奇之时还带来了一个另外的消息,是关于陈庆之的。

据说陈庆之在渡河之后,被尔朱荣大军围追堵截,凭借八阵图,损失倒也说不上极大,一开始被打散了,后来逐渐收拢,还有三四千人。

已经退入北中郎城,三日中十有一战,伤杀甚众。

宇文泰见杨忠寻人之余还注意打探消息,心中对他好感更增了一分。

他在桌上摊开了地图,指示给众人北中郎城的位置。

杨忠问道:“我们是要过黄河吗?”

宇文泰点了点头。

不过,相对来说,宇文泰过黄河并不难,和白袍军过黄河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白袍军过黄河需要浴血奋战,而宇文泰过黄河则只需要和贺拔胜、贺拔岳打声招呼就可以了。

贺拔兄弟俩此时都已经部署在黄河对岸。

众人这时都比较雀跃。

杨忠道:“明公过河,是为了救陈庆之么?”

宇文泰笑了笑,道:“聪明。”

杨忠笑道:“陈庆之倒是不枉了结交明公,这是陈庆之的福气。”

宇文泰道:“也不光是为了救陈庆之,你们知道,现在白袍军的那个陈庆之是谁?”

众人都摇头表示不知,宇文泰道:“萧赞。”

宇文泰的这些麾下,或多或少的都听他谈过萧赞这个人,一时都想不到那日渡河的陈庆之竟然是萧赞,这时俱各讶异不已。

众人接下来商议了一番,决定于明日正式渡河。綦毋怀文心中还是流连洛阳,听说关中残破,不太愿意去。

宇文泰当下也不勉强。

下午的时候,宇文泰去了一趟长孙王府,向长孙稚通报了自己即将入关的决定,长孙稚曾经在关中行军过,对关中的形势比较熟悉。

当下与他洽谈关中往事,翁婿两人聊得十分热络。

两人正谈的起劲的时候,长孙无尘走进来,说到姐姐有请。

宇文泰当下与长孙稚别过,随着长孙无尘进入了后园,后园的凉亭里,长孙无垢正坐着亭子在弹琴,她弹的是卓文君当年写给司马相如的曲。

琴声铮铮宗宗,忽而激越,忽而低沉,显得长孙无垢的心情平波起伏。

这首曲子名叫《怨郎曲》,宇文泰当年是学过的,不过当时是觉得这首曲子在玩弄文字游戏而已,卓文君用了由一到十十,由十到万等12个数字来倾诉对司马相如的怨念。

据说当年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相好后,一时得意,遂而入京,文章忽然洛阳纸贵,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想要摆脱卓文君,但又不好启齿。

于是托人写了一封书信给卓文君,这封信的内容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这封信自然让别人瞧见都懵逼,但是卓文君却一眼瞧出,这封信中无亿,无亿即无忆,司马相如这小子变心了,对自己一点儿念想都没了。

她当下便写下了这首怨郎曲,并度入曲调中。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只道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般思绪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

宇文泰听得声音有些凄楚,他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他与萧玉嬛的事情,他知道长孙无垢面上虽然宽容,心中终究是藏了一根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