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八、入关第一战3(1/2)

深夜。

县衙正堂,宇文泰大马金刀的坐在那里,县衙内灯火通明。在宇文泰的座位前方两侧,聚集了不少官兵,一个个也是劲装装束,手上都备有利刃。

他们一个个手臂上都扎着红布,这是今晚胜利的纪念。

杨忠匆匆的走了进来。

宇文泰道:“现在各处情形如何了?”

之前,顺利占领县衙后,因为动静极大,县城里面一大半的百姓被惊起,混乱,有的开始溃逃。

这些现象没法完全避免,现在李泉和长孙无垢连夜在后堂缮写安民告示,宇文泰原先以为县衙拿下百姓自定,但现实是百姓如惊弓之鸟,混乱不堪。

于是不得不写安民告示,这一夜要写上百份,他们估计都没法休息了,天明便要各处张贴。

杨忠和王盟负责安定民心,深夜里安民告示也没法张贴,张贴了谁也没法打火把看,只能派遣将士挨家挨户劝导百姓。

杨忠是因为本地人,对于城防、对于百姓都熟悉,而且关中话也能上手,所以只能身兼多职。

这时见宇文泰问,杨忠便道:“华阴的城防守军基本荡平,凡是愿意归诚的混编各营,不愿意的分两波,愿返乡归农的发给盘缠,跋扈的杀掉。”

宇文泰有些不忍,但是混乱之时,没有很多道理可讲,革命本来也不是请客吃饭。

一名官兵出列大声道:“明公,咱们不如整兵连夜打进华州,生擒万俟从龙,咱们人数也不少。攻其不备,趁乱捉了万俟从龙,华州便入掌握。”

宇文泰摇了摇头,如果兵马众多,确实可以分兵围困华州,驰檄而令,传檄而定。

但是眼下兵马不足,都不足千人,那名官兵只是瞧见华阴城外火把遍天地,真心以为宇文泰有兵马百万,事实上,百不足一,华阴城内,百姓惊惶,还是先定民心再图华州不迟。

杨忠见宇文泰摇头,也道:“这法子不好,咱们仓促之间,不可贪婪。”

王盟这几年打游击已成习惯,尤其谨慎,道:“要取华阴可得谨慎。”

宇文泰站了起来,背着手,脸上尽是思忖之色,道:“舅父说的对,咱们不可仓促造次,我宇文泰起兵,以安民定国为本。”

“眼下,华阴城虽然已经拿下,但是仓促之间,未施德政。华阴的民心还不稳固,便又得陇望蜀而图华州,若攻难猝下,而华阴又生变。则大事去矣。”

他这番话一说出来,众人都觉得有些道理,革命才刚开始,然后取得了一些小小胜利,但是将士们并无大局观念,开始有冒进躁动情绪了。

所以,这一点他必须扼制,华州当然要取,但至少在民心安定之后,而且,兵法有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条例,坐等敌军困于坚城之下,比送上去去挨打更好。

杨忠道:“明公所言有理。眼下百姓还是有些惊惧。”

宇文泰在县衙内来回踱步。过了一会儿,宇文泰停下脚步,道:“华州也不是不可以图谋,但是目前的形势而言,现在用兵肯定不是上策。”

他沉吟了片刻,道:“杨忠。”

杨忠:“卑职在。”

宇文泰道:“料来华阴为我所取的事情,华州未必知情,你趁此时他们还不防备,先派两百兵分散明早潜入华州,潜伏下来,别做军事动作,只要每日酒肆之中散布洛阳派遣大军要进关即可。”

“另外,也要散布一下我军德政,出榜安民,抚恤弱小,慰问孤苦。顺便也可以撒些传单,什么百万大军至矣之类。”

“务使华州刺史府慌乱。”

“待十日后华阴安定下来,我们再思量是进取,或者另谋他策。”

他话音未落,杨忠、耿豪、全旭等人已经轰然叫好。

宇文泰道:“华州刺史府,有现兵八千,应该等到明天中午左右,才会听闻华阴陷落的消息,然后他们应该会花两到三天来了解我们的动静、虚实。”

“这时候,咱们埋伏的两百伏兵可以尽量放风,夸大咱们实力,使得他产生疑惧。”

“他们肯定会将此事上报到岐州给万俟丑奴那个假皇帝,总的来说,肯定要到三日之后,才有可能决断是否来攻打我们。”

众人纷纷点头,觉来宇文泰推断有些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