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0、入关第一战5(1/2)

华阴城内,一处墙边,两个全身披挂,鲜衣亮甲的士兵正在墙上贴招募启事。一名士兵用刷子蘸着江湖正在刷墙,一名士兵立刻将手中的公告打开。

两个人将公告贴好,拍拍打打的当儿,周围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早有围观的群众高声念到:“晓谕华阴城内众人知悉,乃者逆贼构乱,关中失守,天未悔祸,群凶尚炽。今朝廷特派遣宇文将军治兵华阴,将殄寇逆,军民人等,男子年十六以上、五十以下,无论汉人鲜卑,身体壮健者,皆可应募。”

人群议论纷纷。

尤其是无论汉人鲜卑这一句,几乎在人群中如同投放了一个炸弹。

群众甲有些热泪盈眶:“咱们也可以当兵了么?这通告说的是真是假?咱们当兵家里也能免除赋役?”

群众乙争执起来:“这事怕不一定牢靠,还是要问清楚了,还有如今形势变幻这么快,万一咱们这次当了兵,过了几日,这势头又变了,华阴又来一县令,这公告又推翻了。不是耍处。”

群众丙:“管那么多做什么?先投军再说,自从游牧民族南下,咱普通汉人有多久是没有享受过当兵的权力了,凭什么汉人不能当兵,只能为鲜卑耕田?”

这时,宇文泰和长孙无垢已经来到募兵处看招兵的情况。

他看了看围着看公告的,人群有些踊跃,看来这次的公告确实对人群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其中有不少汉人对此次招聘感兴趣。

宇文泰摇了摇头,眼中有些酸楚,人人平等本就是该是这社会的追求,但可惜在这个时代,这几乎是一种奢求。

长孙无垢道:“我瞧这些人似乎还是观望的多,未必相信这一点,朝廷驰汉人之禁还是太少了,唉。”

宇文泰笑了笑,道:“也没关系,总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长孙无垢道:“何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宇文泰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是第一个应征招募的汉人。”

这时宇文导在人群中看见了宇文泰夫妻俩,拨开人群走了过来。远远便叫道:“叔叔、婶娘。”

由于不在军事场所,是在私下场合,他没有称呼明公。

宇文泰道:“怎么样?”

宇文导道:“老百姓踊跃倒是踊跃,只是还是有些戒惧情绪,汉人没有敢应募当兵的,此地鲜卑的该应募当兵的之前都已经应募过了,所以,目前招兵形势不太好,没招到多少人。”

宇文泰想了想,道:“去把杨忠找来。”

人群中也有一些鲜衣华服的鲜卑人,想要参军,但是长孙无垢一瞧都是脑满肠肥之辈,不由得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指着其中一个鲜卑道:“凭这些人?只怕五石弓都拉不开,何以战场杀敌?”

宇文泰若有所思。

他穿越而来,自然是知道南北朝时期北朝名将多是汉人,什么高欢、高敖曹,窦泰、韦孝宽、杨忠、彭乐、兰陵王等等.......

当时,他还心想,汉人不能当兵,为啥南北朝汉人名将还这么多?

因为鲜卑贵族和满清八旗一样,到了后期,已经腐败坏掉了,一些贵族都已经成了大腹便便之辈,所以汉人世家之中一些优秀子弟便崛起取代,逐渐成为了主流。

这种形势的变化,都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的,这么看来,他这个招兵不分汉人鲜卑的决策无疑是正确的,只需打消掉汉人的疑虑,无疑,兵源的问题会得到解决。

过了没多久,宇文导便领着杨忠过来了,杨忠也是满脸血丝,一夜未合眼,这一夜前期,他在华阴城外率领士兵为城内夺权造势,火光弥漫山谷,造成百万大军兵临城下的态势。

随后,他又负责挑选将士进入华州潜伏,然后,又紧急赶场到招募处来,亦可谓马不停蹄。

宇文泰见他也是一脸疲惫,有些歉疚,上前抱了抱他,道:“有劳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