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九、雍州之战2遇到了一点小挫折(1/2)

全旭仔细分析了一通,万俟旭虽然麾下有兵一万余人,但肯定不敢倾巢出动,到时候势必分兵来援,如果是数千人对数千人,自己有埋伏在先。

将领之中耿豪也罢、自己也罢,李泉也罢、王盟也罢,大家都是骁将,这么多人,揍一个万俟旭,还不是手到擒来?

这货本来就是降将,在全旭眼里,投降的人都有些没有底线,都背叛了忠诚。都么有骨气,都不抗揍,说不定打不两下他便已投降。

当下部署诸将围城事宜毕,亲自率部前去打援,嘱咐围城部队只要虚张声势以怖敌军,令得尉迟普萨不敢出援即可,至于事先踩打援点、事先埋伏啥的虽有部下建议要搞一搞。

全旭付诸一笑,摇摇头:“需要么?”

战场上赫赫之威,有时候也能压垮敌人。

一切部署完毕,战役即将开始。

公元529年八月金秋,雍州,长安城京兆郡,号角吹响,全旭佯装攻打京兆郡,发动了对万俟旭的围点打援战,面对刀枪蔽日、旌旗遮天的万俟旭近万人大军。

全旭眼中突然暴过一道精光,他以为万俟旭易与。

他爆裂冲上,仿佛战场上的一尊杀神,正面冲突正面战场的杀神,全旭顶盔冠甲,率部直接与援敌正面交锋,挥舞砍刀扯开嗓子大喝一声:“杀!”

话音未落,已经率先策马向敌军冲去。

事实证明,一场没有策划的围点打援,是打不好的。

万俟旭率部一路上还担心着呢,打过仗的都知道援救别人最怕的就是被打伏击;所以围魏救赵才一直是作为围点打援的克星战法存在;

只不过万俟旭这脑子临时混乱,没想到有啥赵可围,而且尉迟普萨是他直接顶头上司,他不得已只能直接采取直接救援法。

双方杀声震天地,一开始,万俟旭还不敢把部队全部压上打,还留着后备队,警戒部队预防官军埋伏;打得比较谨慎,打着打着,看全旭率军死战不退,貌似是全军压上的样子。

而且官军的作战地点似乎无选择,大平原,一眼望去也无可以伏兵之处。

这个其实不能怪全旭未选择围点打援的最佳战地,而是关中平原,也没啥好埋伏的地儿,关中不是陕北,这是长安近郊。

另外,冯翊郡距离京兆郡太近了,要踩点才进行围点打援,这个点也没那么好采。

万俟旭拼了一阵,胆气大壮,金鼓大震,全军压上。一场没有智慧参与的战争,纯粹就是硬碰硬,兵员数量和兵员素质就占了上风。

万俟旭军近万人,集中了优势兵力。全旭军则后面还有围城部队在京兆郡周边马尾拽树枝装十三不能投入战斗。

全军连战不利,万俟旭军队士气大振,全线压上。

全旭见势有些不妙,原以为万俟旭这种投降派不太能打硬仗,当不了京畿部队战斗力出乎意料之外,当下狂呼大吼,率部先登陷阵。

麾下将士这时也知道这是一场生死战,人人奋勇,各个奋死。

万俟旭这时也一声令下,见全旭所部勇猛无匹,亲自上阵搏杀。全旭所乘高头大马,身材壮硕异于常人,人群之中耀目异常,遂安排强弩营速选良弓名将,前排射之。

全旭身侧箭如雨下,仍旧死突,战场上吼声震天,众弓箭手惊惧不已,乱军中失了准头;

万俟旭见箭雨伤全旭不得,自拽过一把三百石弓箭,在马上觑准全旭,嗖的一箭往全旭面目上射来。

这万俟旭自幼习得百步穿杨之术;这一箭箭大矢沉,当的一声射在全旭龙渊七星剑上,全旭虎口一震,耳闻的弓弦啸响,嗖嗖数声又至,正是连珠箭法,躲闪不及。

乱军中闯出一将,挺枪往全旭面上搠来,叫声:“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