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0、李家三兄弟(1/2)

原州本地人有很多关于李家的传说,比如老大李贤宽厚长者,老二李远人称李万岁,因为他的字是万岁,好武事,尝因原州遇贼,身入朝廷请求发兵讨贼云云。

老三李穆则随机应变,变化多端,聪明多机变。

宇文泰听罢,心中已有区处,他倒是不介意李家作为地头蛇的存在,客观来说,地头蛇之类的话语难听了一点,这些人可以说是乡贤。

乡贤治国也是古已有之的。

尤其是在这种乱世之下,乡贤之士选择观望,保存势力其实无可厚非,统治者本身也因循允许他们的存在,这些都是虚弱国家在乱世之中无奈的一个表征。

他们之所以中立,是因为形势允许,各方势力胶着,以及他们自己有些许势力。

宇文泰心想,自己如果处在李贤他们的地位,所做所为可能也与李贤他们差不多。总体来说,他觉得这三兄弟可以见一见,如果按照史书所言,更是非见不可。

当下与李泉扮做难民,住了一根拐杖,托着个破碗,前往李家。

李家门口事先已经搭了一个粥棚,李贤本人正在施粥,宇文泰根据描述,已经判断这个长相俊雅,洁白高大,给人一种温厚感觉的人定是李贤。

李贤这锅粥前聚集的人也特别多些。

其实,这种事本不会由李贤亲自来做,但是眼下情势非常,李贤总觉得会有事发生,所以,每天自己亲自到门口来施粥。

宇文泰和李泉正想靠近,陡然见一个人斜刺里插了上去,这个人也是难民打扮,和宇文泰、李泉几乎差不多。

李泉眼尖,手肘碰了碰宇文泰,轻声说道:“万俟阿宝。”

宇文泰打眼一瞧,果然是这个家伙,李贤骤然见到万俟阿宝也是吃了一惊,道:“是你?”

他旋即将施粥的事交予别人,拽着万俟阿宝走到一边。

宇文泰对万俟阿宝的印象一直是这家伙干别的事不快,但是逃跑那是第一快,每次接仗,打不多久,这厮便已经在开始策划逃跑了。

无论是在扶风郡城下,还是在岐州凤翔城下,万俟阿宝都是带头逃跑的。

能够率先逃跑而总是安然无恙的人,有时候也是值得佩服的,因为带头逃跑需要两个本事,第一,你要准确判断你逃跑了其他人也终归失败;

这样,你在上司面前与人对峙的时候,你至少带出了不少兵马,保存了有生力量,比那些不知道逃跑,最后损失殆尽的要强。

否则,万一你见势不妙逃跑了,万一后来转败为胜了,那可是糟糕至极。

所以,善于逃跑者一定要有预备最终战局的本事。

第二、就是在上司面前,巧舌如簧以及保命的本事,你在逃跑之后,你的战友当然未必会全死光,甚至有的战友还会推卸责任,说正是你的逃跑导致了溃败。

所以,你还必须巧舌如簧,在上司面前力证不关你事,是某某指挥错误云云,善于推卸责任。

万俟阿宝无疑就是这样的人,宇文泰本来以为这位逃跑将军说不定如今在高平镇内又在吃香喝辣,行若无事,没想到却也会潦倒成叫花子。

当下眼见李贤拽着他匆匆的向院内走去。

他眼睛骨碌碌一转,待到李贤和万俟阿宝消失了片刻,也拉着李泉匆匆向着李家大院里面走去,才到门口,立刻便有两名粗壮汉子将他两人拦住。

宇文泰悄悄从怀中取出万俟丑奴的金带在两人面前闪了一闪,问道:“知道这是什么吗?”

这条金带上镶嵌着珍珠玛瑙玳瑁等七宝,那两名汉子一瞧,情知不是普通人能够佩戴的,当即留下一人看门,一人随即进去禀报了。

不多时,院子里面走出来一个人,这人比李贤看着年纪小些,长脸,宽下巴,显得威武雄壮,为人也颇谦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