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二、夏州窑洞有何前途可言(1/2)

于谨的才智由此颇为洛阳士女所知,于是为尔朱天光所罗致门下。

宇文泰自然也闻得他的大名。对于他自荐为夏州长史,宇文泰也不拒绝,反正自己目前在夏州,一开始去也没资本从事反动行为。

况且,如果能够将于谨收为我用,岂不是好?

于谨虽然是尔朱天光的耳目,但是于谨这种人,绝不会为尔朱天光这种废材长久利用。于谨越是聪明,就应该越能看出自己和尔朱天光谁牛逼?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于谨应该没那么完全的忠诚,他是使用智谋在乱世为自己、为家族谋利益,以让自己活得更好的那种人,论忠诚,苏绰、耿豪这种才算得忠诚。

在乱世,你如果只追求忠诚之辈,一定会失望,乱世讲实力,即便是很智慧的人,他们可能看重的也是实力,讲忠诚,韩信都应该被pass,因为韩信不忠于项羽。

自尔朱天光入关后,一切的形势其实与宇文泰所分析相差无几。

尔朱天光允许他担任夏州刺史,而且不用他申请,主动派于谨担任他的长史。

宇文泰见到尔朱天光的第三天,便引车就道,前往夏州了,尔朱天光作为雍州的新主人,还准备为宇文泰办一场假惺惺的所谓饯行宴,但宇文泰婉拒了。

尔朱天光心想:“婉拒更好,老子还省一顿。老子本来饯行也是给于谨饯行。”

陪同宇文泰入夏州的有长孙无垢、苏绰、侯莫陈崇、耿豪、全旭和李泉以及于谨,另外还有兵马约一千五百人;杨忠被尔朱天光留下任用直阁将军;

达奚武这个万人敌,尔朱天光也是久仰大名,也被留任。

随行的一千五百军也由尔朱天光调拨,并非从宇文泰所留下诸军之中拨出。

侯莫陈崇则因为太过年少,年方16,尔朱天光以为不过侥幸擒得万俟丑奴而已,所以,让他依旧随了宇文泰,至于耿豪,尔朱天光认为武勇有余,也甚轻视。

全旭、李泉则是愿意辞去一切官职,随宇文泰入夏州,尔朱天光知道这两人都是宇文泰亲信,又先留任了杨忠、达奚武,以为不足虑,所以也应允了他们跟随宇文泰.......

宇文泰见一切妥当,便将雍州府库锁钥、兵马花册、关防印信一并移交,几乎是一样不留,交出这些所有的时候,尔朱天光也有些过意不去。

道:“黑獭,你有大功于国,又有胸怀,你在夏州,好好干,等你好消息。”

贺拔岳这时也满脸歉意,他自然知道宇文泰这么做的原因和不得已,与宇文泰送别的时候,叹了口气,道:“黑獭,我连累的你。”

宇文泰淡淡一笑,道:“这也算不上连累,人不遭逢逆境,哪来的磨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嘛!”

贺拔岳叹了口气,道:“你在关中,立下如此大功,却将功劳拱手让出,去夏州这般一个险恶之地,我怎么都过意不去。”

宇文泰淡淡一笑,道:“我去夏州,自然会将险恶之地变成锦绣山河。”

两人依依惜别。

夏州——客观来说是关中最大的一个州(起点无法上地图),夏州的地盘相当于今天的陕北、山西部分以及内蒙部分,今天的陕北延安市和榆林市是当年夏州的主要控制地。

不过,在南北朝的夏州,颇有些类似关中的西域,属于地域广大而户口不盛。

夏州差不多是关中管治难度最大的一个州,后来与大宋王朝三足鼎立的西夏就肈基于此。夏州的首府化政郡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

历史上有很多着名的地方都和当时的夏州有关系,比如岳飞所谓“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