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一、黑衣天子,北魏王朝内部的诡异传说(1/2)

元修见高欢至诚,自己装13也已经装到了极限。

当下敛容谢道:“丞相,你当真欲立我为帝?”

高欢道:“这是自然,臣敢对天发誓。”

元修释然,脸上恢复了自信笃定:“那敢情好,朕要你发个毒誓。”

他还没有正式登基,但是这个朕字他早已经不知道暗中训练了千百遍,这时说来丝毫不觉晦涩难以出口。

高欢望了望元栋奇,咬了咬牙,郑重的点了点头。

元修微微一笑,开始监誓。

高欢举起两根手指:“臣侍中、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高欢在此至诚发誓,臣与众位臣工今日当着陛下之面立下誓言,从今往后,尊奉陛下,有敢弄权忤逆者,天下共击之,将来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元修露出满意的笑容:“好啦,好啦。”他亲自将高欢扶起:“丞相请起,朕戏言耳!”

天子人选既定,册立大典便接踵而来,这一天,京城内外,锦旗飘扬。

太极殿前广场,四周插满了旗帜。鲜红的地毯沿着阊阖门的中轴线一直延伸铺到了太极殿前的广场,铺上了太极殿的陛阶,铺到了太极殿殿内那把金光灿灿的宝坐下。

这一天的册立大典有一个奇怪的程序。

册立大典的礼仪如下,在洛阳城的东门外,设天坛,由高欢选出七人拱卫天子,七人中以高欢居中,其余左三右三,这七人之中,高欢服饰尚红,其余橙黄绿青蓝紫。

象征七色。

其中的一项议程是天子元修用黑毡裹高欢等七位执事重臣,然后令天下七色匍匐于天坛之下,元修自己则穿了一身黑衣,天坛的坛场地衣全部按照元修所部署,用黑毡席地。

天坛高台上,负责礼仪的官员在将天子衮冕、绶带等放置在一张黑缎覆盖的礼桌之上。

礼桌上一尊黑色麒麟香炉袅袅余香,香炉后供奉列祖列宗牌位,袅袅青烟升腾于青天白日之间,更显得天清气朗。

一尊大黑色铜鼎就放在列祖列宗牌位之后。

铜鼎里面的柴禾呈人字型排列,已经浇上了油,坛场两边点着熊熊的火炬。

那把象征着天子之位的权力宝座摆在太极殿正中。

现场天子所用器物一律尚黑。

地毯两侧盛兵护卫,军士们手持长戈站立两厢,一派盛大气象。高欢、斛律金、段荣、窦泰、高敖曹等人七人皆身披天子所赐黑毡,率领文武两班群臣分两侧站立。

元修此刻身上已经穿上了黑色龙袍。站在坛场下的黑毯之上,元修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表情。《通鉴一百五六十卷》载“(帝)以黑毡蒙七人,欢居其一,帝于毡上西向拜天。”

元修选用黑衣,这里面涉及一个重大的秘密,这个秘密乃是在不久之前开始流传的,事可追溯孝文帝,孝文帝曾访当时名士王早,王早人称半仙之体。

王早曾经与朋友清晨立于门内,遇有金风振树。

王早觉异,便起一占,随即道:“依法当有千里外急使。日中时,有两匹马,一白一赤,从西南来,至即取我,逼我不听与妻子别。”

他说罢就回府邸向家人邻里辞别,沐浴带书囊,然后出门候使。到了日中,果有马一白一赤,从州而至,即促早上马,不听与妻子别,早遂诣行宫。

北魏攻凉州,多时不克,问王早,王早道:“三日后克。”至期果然攻拔。

京城久不雨,帝问王早,王早道:“申时大雨。”等到申时,雨未至,帝怒,欲杀之,王早道:“不妨再稍歇。”申时末牌,大雨如注,平地三尺。

此后,王早般隐居,颐养天年,寿已近百,不问世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