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0、两个着名八柱国的第一次亲密接触(1/2)

就在宇文泰攻陷原州,擒杀史归的时候,侯莫陈悦立刻知道了消息,这也不奇怪,因为史归投降侯莫陈悦后,侯莫陈悦遣其麾下王伯和、成次安将兵二千助史归镇原州。

这些侯莫陈崇麾下军马见原州陷落,连夜逃出城外,速将军情报告给了侯莫陈悦。

侯莫陈悦见原州失陷,原州、平凉两个重要军事要地皆落入宇文泰之手,他素知宇文泰乃是贺拔岳心腹股肱,情知不是好相与,当下连夜拔营而逃。

他逃速甚快,很快就逃回大本营。

孝武帝元修对侯莫陈悦调戏了自己,口称忠款,而干掉了忠于自己的贺拔,愤怒不已,问宇文泰该怎么对付侯莫陈?

宇文泰的建议是以皇帝的诏命,立刻让侯莫陈悦滚回洛阳,然后调任其他官职。

孝武帝元修答应了,于是再度派人出使侯莫陈悦军营,他还想再争取一下这支军队,要求侯莫陈悦率军速度归洛阳,他愿意派人接应。

侯莫陈悦不肯应。

于是,孝武帝再命宇文泰率军回洛阳,宇文泰自然也不愿意,他不愿意的理由其实极简单,关中之地不可弃,成事之本不可弃。

当下以侯莫陈悦不应朝廷诏旨,自己动身会受高欢与侯莫陈前后夹击的理由拒绝了朝廷的征调,但同时表明了愿意有条件率贺拔岳军返回洛阳。

这个有条件返回的条件就是:侯莫陈悦率军回洛阳,我就回,侯莫陈不回,那我也暂时不能。

随即,他立刻写了一封信痛斥侯莫陈悦,责以“贺拔公有大功于朝廷。君名微行薄,贺拔公荐君为陇右行台。又高氏专权,君与贺拔公同受密旨,屡结盟约;”

“君党附国贼,共危宗庙,口血未干,匕首已发。今吾与君皆受诏还阙,今日进退,唯君是视。”

这封信的意思自然是侯莫陈悦,我怎么做,就看你怎么做了,旋即宇文泰又明白指出,“君若下陇东迈,吾亦自北道同归;若首鼠两端,吾则指日相见!”

意思是你要是乖乖滚回洛阳,我就和你一道;你要是心怀不轨,我就讨伐你。

与此同时,他当然也不是毫无准备,上次,他已经命人调查过,侯莫陈悦为此不义之事,他的麾下那么多人,中间不可能绝无智者,不可能全都支持这种活动。

这是一种概率上的判断。

任何大的集团,只要出台不义的政策或举动,由于大的集团的人员品流的复杂性,必然会有人站出来,对于不义的现象存有不同意见。

宇文泰这时候已经得了一个名单,这个名单令他骇愕不已。

他在侯莫陈悦麾下发现了一个站出来不支持侯莫陈悦杀贺拔岳这一举动的关键人物——这个人物的名字叫做李弼,宇文泰有些踌躇。

当日,侯莫陈悦杀贺拔岳后,李弼得知后几乎气得吐血,这种关系集团存亡的大事,侯莫陈悦完全将李弼排除在外,李弼时候暴怒。

不过,这个人物和侯莫陈悦的关系太近了,李弼是侯莫陈悦的姨丈。

这里面,就存在了一个问题,和侯莫陈悦关系如此亲近的一个人,是否能够招揽?他立即召来于谨商量,李弼此人可以招揽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