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七、府兵制(1/2)

逃兵并不难找,不多时,诸将就分别找了一些代表过来,士兵们有些诚惶诚恐,不知道即将面临什么样的惩罚。

长孙无垢替各位军士斟酌茶水。

宇文泰问一名逃兵,这名士兵他有些眼熟,因为他极其悍勇,最近宇文泰才提拔他,记得他叫吴胡仁,宇文泰才将他改名吴勇:“你随我参加过擒杀窦泰的战役没有?”

吴勇其实并非逃兵,他是追逃,这时才刚刚回来,见状自告奋勇来向宇文泰禀报实情的,见宇文泰动问,道:“丞相容禀,小人并未潜逃。”

当下便将军中如今情况,士兵们的思想动态做了逐一汇报。

有些士兵感觉在这里种田没有出息,没有仗打,这是其一,士兵们都怕沦落成一个农民!要当农民还不如回家当去!还有,听说长安不用屯田,也在募兵,大家都想回家看看。

宇文泰:“你说的也是实际情况!我考虑过了,凡是参与屯田养民的将士,我考虑减免他们家庭的赋税,如何?另外,我也不是不打仗。马上估计就会有大仗要打。”

那名士兵显得不敢相信:“真的?”

苏绰走了进来:“真的!”

他强调了一下宇文泰所言属实,接着阐述了一条他和宇文泰拟定,预备部分实施的策略。

“大丞相想实行一种叫府兵制的制度,关中地狭,目前的状况是兵与农完全割裂开来,战争肯定需要大量士兵,如果士兵都不去屯田,迟早会把农民给敲骨吸髓榨干。”

“大丞相如今准备以农养民,以民养兵的制度!只要你们参加这次屯田,你们家中赋税日后便可以不用交了!另外,屯田亦计入军功。”

这项府兵制的办法宇文泰暂时还没有完全考虑清楚,但大体就是苏绰方才的思路。

如果仅凭关中现在的农民,很想养活这么多军人,况且两国战争,军人更是中流砥柱,如果兵民割裂,基本上最终就会归于失败。

所以,如果要打胜这场战争,就必须兵民合一,将这场高欢与自己间的战争发展成为人民的战争,只要关中全民皆兵,全兵皆民,以民养兵,以兵养民,打一场汪洋大海的人民战争,才有胜算!

同时,宇文泰准备对所有军士实行家有一军人屯田、可减免赋税的政策,同时,利用相府掌握行政权力的方便,制定许多惠军惠民政策。

这项政策,接下来还有许多细节。

比如,将各州郡的官兵分置各州郡中,就近安排屯田,就近实行兵农合一制度,战则为兵,和则为民,允许士兵与当地女子婚配等等。

另外,凡属于兵民者,或者接纳兵民者,其家免除赋税三年。

如张三家只有孤寡两位老人,而张某当兵非本地人,如今与孤寡张三合为一户,开垦农桑,免张三家三年赋税;如寡妇某,本来一人劳作,如今招募某兵入赘,则免除三年赋税。

凡兵民之家,入仕、政府工程、政府军需优先考虑,每年进行表彰评选,对优秀的兵民之家进行评定,并以爵位酬赠,等同军功。

当然,如今这些没法一一实施,而且实行这些,还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最主要的就是营造一种兵以养农,农以养兵,以宽民力,闲时为农,战时为兵,发挥全社会之伟力。

到时,天下皆为兵民,或皆为民兵,高欢就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