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三、沙苑之战的沙漏战法(1/2)

一片很大的芦苇在秋天里的风中任意飘荡!

秋风萧瑟!

芦苇荡中,我们看到泥泞遍地!

芦苇之下,是一片巨大的沼泽地!

宇文泰率着队伍全军前行,在沙苑之战前,他做了一件最为正确的事情是果断放弃了恒农,率着吃饱了两个多月的宇文军果断的放弃了粮食,把恒农郡留给了高敖曹。

在战争中,弃地有时候是被允许的,是要有价值,只要能拖住一部分敌军,在高敖曹铁壁合围之前,宇文泰已经金蝉脱壳,脱逃。

他做出迎击高欢的决定后,旋即立刻选择了决战的地点,旋即立刻从恒农脱身。

高敖曹进据恒农,然后即将到来的沙苑之战,高敖曹就没份参与,因为他进入恒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安抚、收拾人心,还有保护仓粟,以防宇文泰杀回!

宇文泰当然扬言:“我胡汉三还会回来的。”

这当然促使高敖曹戒备,反正高欢的二十万大军也不是宇文泰这个连天某门广场都站不满的队伍能够击败的,按照常理至少是这样。

不过,宇文泰的队伍现在充满了信心,宇文泰给他们讲了一个很浅显,但是又很深刻的道理,从理论上阐述了战胜高欢的可能性。

确实,敌人貌似、貌似史无前例的巨大,与座召开军事会议的人一个个面如土色,有如泰山压顶,很多人嘴唇哆哆嗦嗦,说不出话来。

但是,历史上并不乏以弱胜强,宇文泰既然做出了决定,决定给高欢迎头痛击,并且他是在场唯一的柱国大将军,是都督中外诸军事的那位最高军事统帅。

所以,他的决定就是最后之决定。

很多分析八柱国体系啥啥的文章,甚至都不了解,八柱国体系是在西魏后期皇室为了制衡宇文泰家才新封的柱国,都集中在大统十五十六年。

而八柱国成型的大统十五十六年,宇文泰作为天下唯一一个柱国大将军已经做了十余年柱国了。

所谓的八柱国体系,实际上存在时间极短,因为李虎封为柱国之后迅速就扯犊子嗝屁了,而宇文泰迅速在八柱国可能影响到自己的时候,就迅速的放开了八柱国的封爵。

以至于,大统十六年后的柱国开始泛滥了。

在数次大战的时候,宇文泰是唯一的柱国大将军,这是史册昭昭的,他就是拥有最后决策权、决定权的那个男人,大家的目光立即眼镜蛇一样唰唰唰的向他聚焦,他是宇文泰。

很多人的头脑当时都短路了,因为正常的人都会觉得以一万敌二十万不太靠谱,宇文泰仓促做出这个决定,如果没有理论上给予诸将信心,诸将到时候未必有信心。

战争,当然必须愚士卒之耳目,但是,大部分战争,其实不会愚将帅之耳目的。大部分战争,将帅还是必须弄懂主将的意图的,不弄懂就没法带领将士们贯彻。

所以,你会看到有许多命令或者秘密会发到各种级别,有的命令甚至会贯彻到县团级。

宇文泰当然知道,既然做出迎战高欢的决定,就必须做好两件事,一件事自然是做好解释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打,为什么打,打的理由是什么?另一件事就是选择打的地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