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六、游说阿史那土门可汗诱之中计(1/2)

宇文泰现在要灭的国,当然是阿史那燕都之国。

不过,阿史那燕都并非等闲之辈,他的父亲阿史那土门以及诸将可能要好搞定一些,他详细评估了一下阿史那燕都及其部族的战斗力,魏军估计不那么可以容易战胜。

第一,是因为邙山大战之后,本身部队元气略损,迄今仍在复原之中;

第二,这次攻打柔然,虽然是两国联军,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是魏军当然也有一定伤亡,另外,目前,他还隐藏了部分实力,不能随意展现。

他评估了一下,如果凭借武力消灭阿史那燕都,硬碰硬打一场,估计未必靠谱,还是得智取。

这时候,他想到了一个计策,这个计策是一个计中计。

这个计中计的策略的发起的缘由还是一些柔然贵族,这是一些在这次进攻中的带路党,宇文泰对这些带路党也很不爽,带路党分两种。

如果是秦二世、隋炀帝、以及大清末年,做带路党当然必须支持。

但是像柔然这种其实要说恶政吧,其实算不着,虽然说要说善政也算不着。这样的国家做带路党当然不是太好,政治之见做带路党还可以原谅。

但是带路烧杀抢掠那就不可饶恕了。

在这次柔然灭国之战中,带路党不少,比如头兵可汗装死本来可能逃过一劫。

最终,头兵可汗就是死于带路党的指证之下,另外,还有不少带路党是纯粹因为个人恩怨,带领魏军和阿史那燕都的部队对本族进行烧杀抢掠的。

这些人中,有不少甚至是柔然的贵族。

细细区分,这些柔然贵族也有一些乱七八糟的成分,比如有的柔然贵族纯粹是发泄,而有的柔然贵族他们有着政治目的,比如,一些提前意识到王庭快嗝屁的投机分子。

这些柔然贵族现在也还不少,其中有一个叫郁久闾邓叔子的,就是头兵可汗的叔叔,本来就是上代争位不遂的,这时见阿史那燕都势大,大军兵临王庭,他就投降了。

他这时对阿史那燕都父子简直卑躬屈膝,他也还有一定的号召力,他希望阿史那燕都父子建立一个金帐大汗国,然后柔然愿意在大汗国之下做一个小小的附庸国。

类伪满洲国之类。

这些投降者的目的便在于此,他们为联军指明了道路,为联军这次灭柔然提供了很大帮助。

这些投降而无骨气、无任何忠贞的柔然贵族,这时亦复不少。

宇文泰的计划,就是从他们身上着手,他过去曾经读过马基雅维利,知道这些柔然贵族其实也留不得,而且,从品质上看,对这些家伙他也厌恶。

他决定先去进一番谗言先,说阿谀奉承的话宇文泰当然也是有很高水平的,只是他的地位他现在不说了而已。

灭柔然之后,他还没有拜会过阿史那土门和阿史那燕都父子。

部队这些天都很兴奋,他们每天劫掠的物资都有不少,要登记造册,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需要处理,他也比较忙。

拜会联军领袖,这本应该是职责之内的事情。

他选择先见的是阿史那土门,阿史那土门与阿史那燕都别军,宇文泰觉得阿史那土门的智商比阿史那燕都要低那么一点点,相对来说容易忽悠。

阿史那土门果然对他甚为客气,完全没有料到他是来使坏的。

毕竟,作为正常人的思维,这是联军,大家刚刚才一起在战场上浴血奋斗和拼杀。

他见阿史那土门的时候,刻意的避开了阿史那燕都,他知道阿史那燕都聪明,不如他老子这般好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