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七、王思政所据地理位置的重要程度(1/2)

达奚武受命征讨汉中,行军之事颇为隐秘。

在褒斜道,他已经探得萧循在褒斜道的汉中入口有重兵把守。

他于是也只是在斜谷入口磨蹭磨蹭,并不入谷,在斜谷口,他开始分兵,在关中进入汉中的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甚至陈仓故道全部派遣军士。

这时,宇文泰也配合达奚武的行动,将于谨、李弼等诸将都派驻在潼关、蒲州等与河南相邻之地。这些都是名将,是宇文泰麾下最重要将领。

这些人如果坐镇勉县、坐镇郿县,傻瓜都能猜到宇文泰要谋取汉中了,而达奚武虽有万人敌之称号,但从来很少作为主将,去独取一关系天下之重地。

是以,委派达奚武可以做到敌人不惑。

宇文泰同时声称必争河南,这当然也是宇文泰的一个重要战略,他要吞并西南,至少要保证高澄不在他吞并西南的时候给他搞事。

这就必须有人把高澄的大军给牵制住。

他原先秘密的写了一封信给王思政,称国家如今有事西南,嘱他河南能守则守之,若不能守,则弃之,毕竟河南之地,现在不是国家战略重点。

彼时,萧绎的信笺他还未收到,那时候,他虽然有心图谋西南,但战略计划、一盘大棋还没有成型。

收到萧绎的信之后,他眼前豁然开朗,断然决定,以图谋西南为主。

这时候,他的秘书郎崔猷收到王思政托人带来的一封书信,对于经营河南治所的选择地,王思政选择在长社,崔猷有不同意见。

崔猷,清河崔氏,汉人四大家族第一,遁入关中依从元修,宇文泰挺喜欢他。

这时候,宇文泰的重心在西南巴蜀,于是任崔猷以河南事,他告诉王思政凡事可以先同崔猷商量。

此时,王思政和崔猷产生了分歧,王思政想进军长社,并驻扎长社,崔猷认为不可,认为襄城控带京洛,进可攻退可守,来去方便。

宇文泰一开始是同意崔猷看法的,回信让王思政遵从崔猷建议。

但王思政显然有更大展望,选在长社更容易对东魏产生威胁,潜在的获益可能也大,长社靠近东魏腹心邺城,选在长社,对敌人更有牵制作用。

这时,王思政又重新回了一封信,依旧要求驻扎长社。这封信在历史上留存下来,名为《重与安定公启请于颍川为行台治所》。

萧绎的来信就在王思政此信到来之前,为此,王思政还特意给宇文泰写了一封信,同意王思政驻扎长社(即颍川),宇文泰告诉王思政国家重心如今转在图谋西南,将来对于中原有上流之势。

王思政对此也深表赞同,他觉得国家图谋西南,但是他在河南也可以牵制东魏,使得东魏无法骚扰国家西南策略。从这一点来说,王思政也是有道理的。

和宇文泰的想法不谋而合。

牵制住高澄的主力,使得长安可以放心的谋取西南,这也是宇文泰不得不去做的一件事,而这就需要有人牺牲。就像我军史西路军。

有些时候,为了配合中央行动,牵制住敌人,使得敌人不至于骚扰中央行动,确实需要名将、需要牺牲来确保大战略、大战役的顺利推进。

宇文泰之所以一定要有一名重臣大将在河南牵制住高澄有两个极其重要的目的。

第一、自然是牵制住高澄,使得高澄不对西魏图谋西南的大战略掣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