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二九、北齐高家为何老吃围城之战的亏!(1/2)

这项工作虽然废一点儿时间,但相比直接攻城,杀伤士卒,士兵们还是比较乐意干这项工作的。

堤堰筑成后,河水大量涌来,城中积水很深,最终城中粮食吃尽,人力耗尽。

其实在慕容绍宗开始在颍川城三面垒土的时候,王思政就已经意识到,慕容绍宗是准备将颍川变成一个大水库,将城里的守军变成鱼鳖!

但是,他其实比较无奈,他的守军城守有余,却没有办法去推翻城外军士们环绕颍川将他们变成大水库库容,他们仅仅只有八千人。

如果出城抗争,人少则根本无法阻止近十万军士蚂蚁一般的负土堆堰。

出城与争的将士一多,则对方便会乘机蚂蚁一般登城攻城!

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座城池,变成一个水库。

很快,他就看到大水蔓延到城下,看着水位逐渐上涨,最终几乎与城垛子平齐,他还是几乎没什么办法。

然而,在他根本就木有任何办法之时,敌军之中也发生了他不曾想到的。

因为上天似乎不太喜欢高家!

这里面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高家似乎对于攻城一直没有什么办法,高欢是这样,高岳也是这样,慕容绍宗虽然如今用水攻取得了胜利。

但是这场胜利并没有完全取得。

北齐高家不善于攻城之战,其实也是有历史原因的,高家的士兵都是原六镇军士,高家本身的疆域范围也几乎是华北平原,一马平川!

他们擅长打野战。

而宇文泰所处的关陇之地不同,关陇之地更善于城守,也善于铸城,也善于守城,这是由于长期的地理环境所导致的兵法差异!

很简单的一点是:比如宇文泰原先崛起的夏州,就有统万城这样在历史上都有名号的坚城!

但整个华北平原上,甚少坚城!一马平原之地,野战才是强项,纵使有坚城,久困长围最终也要突围的,这就是王思政失策的地方。

当然这也是高家攻坚城不力的因素。

不过,王思政当然也付出了代价,其实,从战略来看,他太可惜了!他确实牵制了高家的兵马,为宇文泰谋取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些,王思政想不到之余,他毕竟不是战略家,包括整个西魏,很多人都还是把眼光执着于与东魏的较量中,没有人把眼光投向整个天下。

孤城,战略弃子,名将王思政

王思政还有一些更没有想到的,因为慕容绍宗、刘丰生认为城中已无战力,便乘坐楼船,窥探城中动静,并命弓箭手俯射城中...........

这时,狂风大作,楼船被吹到城下。

这时候,慕容绍宗尝到了一种作茧自缚的痛苦,因为他放水太过,所以,水面几乎和城楼一样高,但是他当然没有想到这时候会起狂风暴雨。

他当然更想不到这场狂风暴雨大到他的船夫已经没法控制船身。

大风飘着船向着城楼移动而去!

城上人用长钩抓住楼船,并乱箭齐发。慕容绍宗急迫之下跳水逃生,结果被淹死。将领刘丰生游向土山,也中箭而死。慕容永珍被生擒,船中器械全被西魏军缴获。

王思政斩杀慕容永珍,并收殓慕容绍宗等人的尸体,以礼埋葬。

此战过后,城外将领唯独剩下高岳,高岳夺气。

鉴于此时,汉中已经取得,宇文泰决定营救王思政,但是营救王思政也需要考虑一个问题,慕容绍宗用的水攻之策,关陇将士不太可能抬着船去营救王思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