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三、宇文泰麾下荆州帮的形成(1/2)

萧衍的愚蠢简直到了愚不可及的地步,对于侯景的一再判断失误,对于萧正德的宁纵勿枉,这些都违反了政治中的一条原则:过分善良就是不讲政治。

另外,过分善良也是对法律的嘲弄。

萧正德和侯景所犯下的罪恶按照法律而言,死几次都够了,但是大梁当然也还是一个封建国家,封建国家法律的重要性体现在皇帝是否尊重法制。

皇帝自己都不遵守,那法制就几乎是形同虚设了。

所以,侯景和萧正德都很安全。

一切很安全,侯景终于起兵了。

这个消息,宇文泰和高洋都等了很久,宇文泰现在虎据汉中,正在等待长江中上游的大乱,高洋则正在等待长江中下游的大乱。

形势发展到这个地步,明眼人都看出来,世上的一块大肉将要降临人间。

宇文泰与高洋甚至都放下了往昔的仇怨,各自紧紧盯着江淮之间的发展,高洋深深叹息老爹高欢在战略上的不知进退,如果高欢不是跟宇文泰耗着。

如果高欢是老早就把眼神对准江淮,速度占据长江以北,一切可能都不一样了。

相比宇文泰占据汉中,长江以北的地盘更多。

高洋现在已经有动作了,他迅速派员,已经火速夺取了侯景起兵之后的江淮沃土,一口气拿下了长江以北之二十三州,宇文泰则虎视眈眈的盯着萧绎和萧纪。

他在等着侯景渡江!

国内诸将,甚至包括独孤信、包括皇帝元宝炬、甚至包括太子元钦这时候都没再搞什么小动作了,这可以说是宇文泰最安逸的一段时间了。

毕竟,当国外矛盾爆发的时候,国内只要做到治安稳定,就会一片和谐,这时候,这些人也看出宇文泰夺取汉中的高明。

不过,和谐并不代表一点问题都没有,很多时候,战争初期,起义初期,不讲政治的人很多,但是一旦到了权威已定的手,政治形势渐渐分明的时候,很多人就开始讲政治了。

这不,达奚武就很讲政治。

达奚武在汉中,前线将士甚至已经准备好了吞蜀的准备。

但是,达奚武这货也有顾虑,自古以来吞蜀将领都没有多少好下场,而且蜀乃重要之地,都传说蜀有天眷,得之可以封国,这时候达奚武给宇文泰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是请求宇文泰另简贤能部署吞蜀战略的。

毕竟三国时代吞蜀将领钟会、邓艾等人都嗝屁了,蜀国的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巴蜀这个地方,只要占据了,塞汉中之险,绝剑门之兵,则可以自立为王。

达奚武现在自觉资历不是太够,如果要伐蜀,最少也是独孤信、于谨或者李弼这样的军中大佬足可当其任。

眼看侯景即将渡江,达奚武毕竟也随着宇文泰出征这么久,这时候也能懂的一些天下大势的粗略分析了,他在与大梁兵马的较量之中,感觉大梁兵马不甚善战。

侯景起兵,按照达奚武的推断,极有可能大有斩获,一旦渡江,长江中上游都是机会。

毕竟,长江中上游节制在萧衍的两个儿子手中,一旦侯景渡江,建康这座江滨之城,就会兵临城下,到时候,建康肯定会要求各个儿子勤王。

一旦长江中上游萧衍的两个儿子勤王,这局面就相当于将长江中上游的战略要地送给宇文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