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四三、大梁万人敌羊侃的陨落(1/2)

萧衍当即同意陈昕的意见,接纳范桃棒投降,并且赐一枚银券题字给范桃棒曰:“事定之日,封汝河南王,即有景众,并给金帛女乐。“

但是这时候实际主张军事的太子却对这事儿投了反对票。

他并没有长期领兵的经验,这时觉得守城已久,侯景都攻不进来,还是等待援军为妥,唯恐其诈,犹豫不决。

萧衍大怒:“受降常理,这有什么好怀疑的。“

太子坚决不从,于是召开御前公卿会议。

朱异、傅岐曰:“桃棒降必非谬。桃棒既降,贼景必惊,乘此击之,可大破也。“

即便在这次御前会议上,仍旧是响应城外的投降的声音多一点。

太子曰:“吾坚城自守以俟外援,援兵既至,贼岂足平!此万全策也。今开门纳桃棒,桃棒之情,何易可知!万一为变,悔无所及。社稷事重,须更详之。“

平心而论,太子的意见是稳重的,但是他忽略了一个问题,城内外谁更能持久,如果城内更能持久,无疑太子的意见最为安全。

但是城内是否有持久力,其实太子并不了解。

这个时候,太子身边最为倚重的将领羊侃已经卧病在床,太子踌躇,没有羊侃在这儿给他下最后决心,他还是犹豫不决。

太子的老对头朱异这时候仍旧叽叽歪歪:“殿下若以社稷之急,宜纳桃棒;如其犹豫,非异所知。“

太子终不能决。

机会就这么白白流失了,范桃棒见城内犹豫不决,他依旧剃头挑子一头热,再次让陈昕入城陈述忠款,城中仍旧犹豫。

在这种往返之中,范桃棒的计谋终于败露,俄而桃棒为部下所告,景拉杀之。

随后,侯景准备将计就计,希望陈昕配合,但是陈昕不从,侯景按捺不住,终于将陈昕给杀了。

其实侯景还是爱陈昕的,忍了这么多时,没有杀害,但是在这个关口上,他已经不得不杀了,毕竟城外的援军开始集结。

这时,江面之上,到处都是大梁的军队,大梁的军队集中在南京城下的已经多达十余万。

大梁的王爷这时候驻扎在江面的都有好几位。

不过,有一件事,令得众人对这次的事情并没有保有多大的希望,这件事发生在邵陵王萧纶身上,他大概是萧衍的儿子中唯一援救速度最快的。

史书上称萧纶昼夜兼道,旋军入援。

但是这个倒霉催的,他在渡江的时候,中流风起,人马溺者什一二。十停人马中死掉了一二停,当时的人对这件事的发生态度是:“前景不妙。”

毕竟,有时候自然灾害可能代表了某种天意。

人们纷纷觉得这有可能是天意对援军的打击,这件事意味着援救的前景艰难,甚至不少人觉得这是天意在阻止人们援救。

不过,这还不是萧纶倒霉的唯一的一件事,到了南京城下,这货生于斯长于斯,竟然迷路了,绕道竟然饶了二十多里路,才到达蒋山。

不过,即便如此,即便长江之上,萧纶被长风所误,后来又迷路。但侯景看到他的三万援军,还是吓得够呛。

史称,侯景见之大骇,悉送所掠妇女、珍货于石头,具舟欲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