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五、宇文泰的机会来了(1/2)

萧察的崩溃当然还没有完。

因为王僧辩还留了一招后手,对付这种所谓围城之战,如果决意要救,孙膑兵法有一招一般是不得不用的,这招叫做围魏救赵。

不过,此时,王僧辩麾下没有第二只军队。

但是,王僧辩还是有办法,刚刚秘密跟他接洽的萧察麾下的杜家兄弟的部队,他觉得可资利用,于是派遣杜家兄弟从战场上临阵脱逃。

让杜家兄弟临阵脱逃,有很多作用。

比如第一对于萧察来说,会动荡萧察的军心,萧察的部队发现杜家兄弟脱逃,则很有可能其他军营也军心不稳。

第二,可以缓解攻城的压力,毕竟杜家兄弟如果不离开,那么即便是做戏,假装攻城,城上至少也要派人假装应付,说不定还有演技穿帮,破坏大好形势的可能。

第三,王僧辩还有后手,他派杜家兄弟这时赶紧趁萧察重兵都在江陵城下之计,赶紧前往襄阳,去端萧察的老巢。

这一招就叫做围魏救赵。

萧察一旦听得襄阳老巢被围攻,便无暇进攻江陵,毕竟保家更重要,家都没了,根据地没了,那只能到处流浪,而在长江中上游,到处都是萧绎的地盘,流浪等于流窜。

不过,对于萧察来说,天可怜见。

就在杜氏兄弟率队回去袭击襄阳的时候,在离城三十里地的地方被萧察安排的斥候发现了,旋即立即回报。

于是襄阳有备,萧察的心腹蔡大宝与萧察的母亲立即乘城狙战。

同时迅速派人前往报告萧察。

可怜的萧察这时攻城不顺,天降暴雨,又听闻老巢被人攻击,当下无奈,立即拔营夜遁,,弃粮食、金帛、铠仗于湕水,不可胜纪。

这个时候,他们兄弟和萧绎之间的矛盾的始作俑者——亲姑父张缵,这时候萧察还带着。

不过,张缵这时候由于腿脚疾病,走不快,萧察怕他拖累,干脆将他挂了,弃尸而去,乱世之中,亲戚是不足道的,犬决姑父的事情所在多有。

回到襄阳以后,萧察左思右想,赶脚没搞头。

毕竟,凭借自己和兄长的实力,没法和萧绎这个反侯景的武林盟主竞争,当下想来想去,左顾右盼,长江中上游自己一个盟友都没有。

好在他不是那么死脑筋,他立刻写了一封信给宇文泰,信中陈述了自己的情况,请求宇文泰协助,他愿意做宇文泰的附庸,并且愿意让世子萧岿去做人质。

宇文泰等这一封信都等了良久良久,总算等到了,他当然知道他一定等得到,这不仅是历史注定的,也是上天注定的,更是萧绎猜忌的性格注定的。

人这一生,很多时候归结于命运。

而命运,很多时候归结于性格。

这时候,西魏的很多人都已经很佩服宇文泰,在侯景之乱后,宇文泰放弃与高家争夺河南,这个政策其实在国内是被不少人诟病的。

毕竟很多人认为,宇文泰的主要敌人是高家的东魏,西魏与东魏存在着正统之争。

而宇文泰则几乎完全放弃了,收缩军队,好在后面宇文泰派遣达奚武攻取了汉中,一定程度上平息了这场内在的战略方向的争论。

如今,随着局势的进一步变化,更多的人看到了宇文泰的先见之明。

确实,如今还并未处在衰弱期的高家,并非争锋对象,不在于是否争的过或者争不过,而在于这种相争只会让渔翁得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