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七、宇文泰和萧绎的约法三章(1/2)

杨忠非常迅速的便完成了解救萧察的任务,萧察也十分知情识趣,很快便亲自到了西魏,拜见了宇文泰,宇文泰一见之下,对萧察也还喜欢。

这个人不像是使奸耍滑之徒,年龄上比宇文泰正好小一轮。

而这时,杨忠拿下安陆之后,确保襄阳安全之后,只是稍稍做出了进攻江陵的态势,萧绎已经恐慌的要命,立刻派舍人庾恪前往劝说杨忠。

说:“萧詧目无尊长,竟然进攻叔父,而魏国帮助一个目无尊长的人,这怎么能使天下归心!”

杨忠听后,呵呵一笑,就停兵于湕北。

毕竟,不把萧绎打残是宇文泰下的死命令,他暂时也只能遵守,反正,将来也是要打残萧绎的,其实按照西魏目前在原来梁地的军事存在,打残萧绎其实也只是愿意与否的事情了。

萧绎自然也知道杨忠不算是最终的话事人,求过杨忠之后,派舍人王孝祀送其子萧方略到长安作为人质以求和,宇文泰当下也答应下来。

约法三章:一、双方魏国以石城为封疆,梁国以安陆为国界,请求按照附庸关系,发展贸易以通有无,永远作为邻邦和睦相处。

二、对萧察境内不得侵犯;

三、萧察的哥哥萧誉的事情,西魏不干涉。

这个时候,萧誉已经被重重围困,这件事事关萧绎的核心利益,所以,宇文泰也不便强求,再者,萧察也没有求宇文泰救他的哥哥。

倒不是萧察不愿意求,而是他没办法代替萧誉做决断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他也实在没有什么资本和宇文泰来谈条件。况且,萧誉远在长沙,中间隔着长江呢。

诚所谓鞭长莫及。

对宇文泰来说,实质好处到手,他与萧誉也没打过什么交道,也没见过,诚所谓,你的生活关我屁事的状态。

这时萧绎的六哥邵陵王萧纶心中还是比较想救河东王萧誉的,而兵粮不足。萧衍的诸多儿子当中,邵陵王萧纶还算有点人性。

历史就是这么吊诡,就拿萧衍的儿子来说,最坏的应该就是萧绎,但是萧绎命最长,最好的应该是萧衍的长子昭明太子,但是最好的那个人死的最早。

邵陵王萧纶也还有点良心,这时候给萧绎写了一封信,让他放过河东王萧誉,毕竟是亲叔侄,搞你死我活的厮杀让天下人看笑话。

再说了,父皇还尸骨未寒。

再说了,大梁之外,西魏、东魏目前都是虎视眈眈,这封信萧纶写的很真切,信中说,天时地利,不及人和,况乎手足肱支,岂可相害!

今社稷危耻,创巨痛深,唯应剖心尝胆,泣血枕戈。

本来,侯景肆虐,攻克京城,主忧臣辱,这本应该是大梁所有的人臣子民共克时艰,匡救国难的时刻,萧绎和萧誉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矛盾。

若外难未除,家祸仍构,料今访古,未或不亡。

当时的人,都觉得萧纶不如萧绎聪明,当时从这封信而言,萧纶其实是比萧绎聪明的,毕竟萧纶清楚的看出来,大梁在萧衍刚死之后,就搞这种手足相残,最终绝逼亡国。

但是萧绎看不出来,他只看到了自己的机会,同时也减除一切其他大梁宗室可能的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