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九、全旭大兵围成都(1/2)

侯景死后不久,宇文泰夺取蜀中的战役差不多也在这前后展开,侯景这样的坏蛋,值得详细叙说一下他的死,而宇文泰夺取蜀中当然也很重要。

话说这时汉中南郑原来已经被达奚武所攻下,汉军此时由全旭任常务副统帅,从散关出发,经由固道、白马,指向晋寿,开辟平林旧道。前军抵达剑阁。

萧纪的安州刺史乐广,举州率先投降。

萧纪的梁州刺史杨乾运当时镇守潼州,也向大军投降。

这两人其实都和萧纪有些矛盾,再者,这个时候,其实形势也很明白,萧绎的狠毒大家都知道,他们作为萧纪的麾下,可以肯定的是,将来即使宇文泰不进攻蜀中,萧绎只怕都要攻取。

看看萧绎对待父母兄弟侄子的态度,四川想要保守宁静根本不可能。

而且,明眼人看的远一点的话,大梁萧家可能已经不太靠谱了,运势这个东西,大梁的运势已坏,很难再度振兴了。倒是北方,宇文泰和高洋鹿死谁手不知道。

但两家总体来说在北魏之后,逐渐沉淀稳定,各自有各自稳定的底盘。

稳定之后,北方比南方有发展潜力,所以,萧纪麾下的两员大将这时候都投降了宇文泰,至少是和宇文泰暗中保持某种联系,使得宇文泰很快穿越剑阁天险,进入成都平原。

全旭这一段时间很忙很忙。

一段时间,他要征兵,要忙后勤,要负责决战的事宜;和一国进行决战,准备之功绝非一朝一夕。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谁都知道,征伐蜀中,犹如讨伐一国,毕竟历史上这里数次成为国家。

这一段时间,宇文泰先后征调国内各处兵卫及驰刑募士三万人支援全旭,蜀中必须拿下的意志,一波又一波的传入全旭和尉迟迥耳中。

杨乾运和乐广的投降,令汉军举军振奋,他们很快包围了益州,欲屠成都。

成都现在由益州刺史萧?及萧纪之子萧圆肃拒守,两人都坚持不肯投降,趁着成都围守未严,潜派兵马出城形成掎角之势。

这时全旭见魏军决战之士气可用,士皆有慷慨赴死夺城之心;全旭故迟留之,进一步酝酿战士复仇之气。

此时,正与萧绎交战的萧纪遣其将南梁州刺史谯淹回军赴援。

此时全旭所部魏军早已经做好了围点打援的准备,这时,宇文泰也已经在汉中下了命令,萧纪所派援军不会太多,干净利落的消灭来援之敌,有利于迅速拿下成都。

很快,全旭所部与来援的部队在成都境外的鱼涪津遭遇

全旭速度开营猛攻,直前攻击谯淹;魏军求战之心,慷慨激昂,士皆赴死,水陆并进,气势正盛,攻势凶猛无匹,锐不可当,一战击破谯淹,大破之;

谯淹见全旭声势浩大,知不可敌,遂速度收兵而退,归武阳,赶紧向成都城内的萧?拍电报求救:成都成都,这是武阳,魏军很疯狂,魏军很坚强,魏军很彪悍。

这貌似灭国部队,赶紧增援,守住武阳,否则武阳一破,成都城破弹指之间。

萧为的斥候也早探得这次是全旭入川,这厮据传杀气附体。一开始他听闻魏军由宇文泰的一个年轻稚气的外甥率领,还甚轻之。

这时才知道魏军由全旭率领,全旭老成持重,与宇文泰出生入死,经年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