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九六、宇文泰的犹豫(1/2)

独孤信对于元钦的策略,摇了摇头,这个计划太激进、太冒险,独孤信是一个老成持重的人。

元钦计划摆鸿门宴杀掉的这五人当中,他认为只有三人勉强可杀,蔡佑、耿豪以及李基。

像于翼,那是于谨的儿子,宇文泰的女婿,聪明异常,年纪轻轻已经是大都督,领太祖帐下左右,禁中宿卫。迁镇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散骑常侍、武卫将军。

而且,他父亲于谨那也是老谋深算,狡猾多智,完全没必要得罪,多树一个这么强大的敌人..........

还有李晖,父亲是太保李弼,如今在朝廷也是极有威望,李弼虽然是宇文泰一党,但是李弼基本上也有自己的一份势力。

像元钦这么做,就不但是得罪宇文泰了,而且是同时开罪于谨和李弼这两个大佬。

元宝炬也不赞成这样的策略。

唯有元烈赞同,赵贵也不赞同,赵贵毕竟也是吃的米比元钦吃的盐都多,也大觉元钦这样的举动不妥,但是他也理解元钦。

少年的心性和血气,很容易冲动。

少年的心性和血气,当然也更具行动力。元钦见众人不允,心想,我何必等你们同意,应允我才去做?

他的胆子素来很大,当年,他去柔然提亲,给自己提亲,甚至替父皇允诺婚事,都是自己擅自做主,父皇也没怎么样他。

元宝炬对他很宠爱。

元宝炬其实在元钦还是四五岁的时候,发现元钦敢别的孩子不敢跳跃的沟堑堤防的时候,就对元钦说过一条断语:“此儿当败吾家。”

元钦的果敢、行事果决而孟浪,他不止一次提醒。

他有时候佩服太子行动能力比自己强,有时又痛恨他行事不计后果。

..........

他们会议的内容由于都是纸张缮写,随写随烧,所以并没有泄密,所以一切暂时都按照会议上确定的事情开始推进,对于第一个步骤。

独孤信开始上疏给朝廷,请求回长安养病。

他待在陇右实在是太久太久了,已经超过了十年。

这个奏疏当然很快就传到了宇文泰的同州大丞相府邸,这种事情,督抚大员告病,这是民政,地方军事大员出缺,这是军事,都在他的该管范围之内。

独孤信的奏疏颇哀切:“臣据陇右,已有年齿,长安灞桥,十年未睹,臣今病矣,老矣、衰矣、朽矣,臣望生到阙廷..........”

宇文泰看了当然也很难受。

但他当然也知道独孤信肯定不会像他信中所写这么衰弱。

他立即召集了丞相府的僚属商议这件事。

其实,他知道,占据巴蜀,攻克江陵之后他和皇室的矛盾必然会爆、会公开,这是一件必然的事情。现在,是时候兵来将当,水来土掩了。

长孙俭坚决不同意独孤信归长安治病。

他的这个建议立刻得到了丞相府不少僚佐赞同,比如尚书唐柔、长史郑孝穆、还有崔谦、崔猷、裴侠等人都赞同长孙俭。

长孙俭的理由也很简单。

“独孤信有病的话,很简单啊,朝廷派遣宫廷御医,亲自护送御医到陇上给他瞧病,有何不可?”

无故请病,这里面肯定是有猫腻。

众人当然都明白现在的情况,身处帝相之争的波诡云谲之中,这些相府官僚,长久跟着宇文泰,其实已经被视为宇文泰一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