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0二、另一场密谋正在进行(1/2)

关于人选的争论,最后的结果是杨忠下、全旭也下,补上了侯莫陈崇。侯莫陈崇是宇文泰的小迷弟,少小时代的邻居。这个人选,对于宇文泰来说,当然也算满意。

对于独孤信来说,只要不是宇文泰的嫡亲嫡系担任,也能接受。

最后形成的八柱国人选是宇文泰、李弼、于谨、独孤信、元欣、侯莫陈崇、李虎、赵贵。

柱国的全称乃是柱国大将军,身为大将军,自然牵涉到军事的调度,这个宇文泰倒是又有新的想法,他久有兵制上彻底改革的想法。

当下众人又结合兵制的现状,讨论了一个柱国大将军领两名大将军的事宜。

这样,双方接着又是排座次,在这一轮排座次中,独孤信已不用争,这里面宇文泰的麾下人选占绝对多数。

宇文导(宇文泰侄儿)、贺兰祥(宇文泰外甥)、王雄、宇文贵、李远、达奚武、侯莫陈顺、杨忠(杨坚之父)、全旭等九人入选大将军,加上三位王室,一共十二大将军。

十二大将军几乎除杨忠外,都是宇文泰的嫡亲亲信。

其他诸如郧国公韦孝宽、宿国公辛威、东平郡公梁椿、褒中郡公韩果、长广郡公刘亮(侯莫陈亮)、雁门郡公田弘、乐川郡公赫连达、永城郡公常善、乐陵郡公怡峰、长乐郡公若干惠、河北郡公王德、怀宁郡公蔡佑皆世之名将。

这些人也名列开府。

关于八大柱国与各大将军、以及开府大将军的关系,这些独孤信基本也没有做任何争议。

广大中下级军官,他当然知道是掌握在宇文泰手中,这个无可争议,他的目的已经达到。

另外,关于八柱国体系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他也没法争,那就是都督中外诸军事,这是一个全国军队总司令的位置,他也没法争。

这个总司令是实权总司令,宇文泰牢牢把握。

八大柱国及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将军制度经过商议、争吵终于全盘敲定,宇文泰细细回味,自己也不算特别吃亏,虽然在八柱国的分布上做了些许让步。

但总体来说,在兵制上却是完全捋顺了,这也算是一步好棋。

紧接着,是规定八柱国所应具有的规格、待遇、礼仪方面的讨论,这方面,双方又争的比较凶悍,独孤信坚持各柱国大将军在甲第朱门、出行、皇家待遇、薪俸上实行同等规格!

具体包括:凡八柱国家婚丧嫁娶天子及太子亲临;

八柱国家出行所用车驾、旌旗、扈从等等应须一致;

这些规定,当然无形之中都会把除宇文泰之外的七个人的地位抬到与宇文泰一样的位置,这理所当然的成为独孤信所必须坚持的。

在封建等级制度中,这些本来都必须有严格的限制。

这些,天子和独孤信特别坚持。

李弼和于谨最后提出,宇文泰与国有大勋,非宇文泰,则魏国社稷不存,最终确定,宇文泰的规制与其他七位柱国大将军在部分礼仪规格上拉开档次。

部分礼仪保持趋同,部分礼仪宇文泰依旧享有高出其他七位柱国的权威。

至此,整个八柱国体制经过各种扯皮、各种讨论,甚至引入了礼仪官僚、引入了《周礼》等古代典籍进行了广泛讨论,最终才确定成形。

这一讨论,就花去了几乎两天多,近三天的功夫,但由于这是对阵营双方都性命攸关的大事,所以部分立场双方反复拉锯,最终得以确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