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亩产千斤的粮食(1/2)

"嗯,国师说的这两点真的很发人深思。"

"大秦的江山虽是我们的军队打下来的,但要巩固它,的确得考虑百姓的福祉。"

"我以前确实疏忽了,帮嬴政建立了王朝后,只想尽早功成身退,却忘了要协助他推行仁政。"

"结果,政权还没稳固,百姓就已经过得相当艰难。"

"虽然大秦的统治让他们不敢反抗,但民心一旦涣散,长时间下来肯定会出现大问题。"

"国师真是个高人,这样的问题他都能预见,真是让我自愧不如。"

王翦作为嬴政的老师,未能好好辅助他稳固政权,本身就是失职。

虽然有其他因素,但本质没变。

如果没有国师,大秦可能很快就会陷入动荡。

王贲点头笑道:

"爸,你说得对,国师就是考虑到这点,所以他做了一件事,解决了百姓面临的最大问题。"

"最大的问题?"王翦一怔。

王贲随即点头回答:

"对,就是关乎吃的问题。"

"你应该明白,民以食为天嘛。只有百姓吃饱穿暖,生活安定,就不会再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说实话,如果大秦能让每家每户都吃得饱,有钱花,谁还会没事跟着那些六国残党造反呢?"

"说到底,解决了他们的吃饭问题,就是解决了他们的生存问题,这样大秦就有了民心。"

"民心所向,坚石也能破开。如果遇到六国残党的挑衅,百姓也不会答应,这样大秦的江山岂不是彻底稳固了?"

听完王贲的话,王翦脸上露出惊讶。

的确,如王贲所说,民以食为天。

对于百姓来说,谁是君主并不重要。

他们只关心能否吃饱,能否活下去。

只要满足了这一点,他们才不在乎谁是皇帝呢。

只是他实在想象不出,国师是如何解决大秦的粮食问题的。

要知道,不是大秦不想解决,而是根本无法解决。

秦军需要大量粮食,百万大军加上数十万不能从事生产的劳役,只能靠剥削农民来获取供应。

若风调雨顺还好,农民基本生活能得到保障。

但遇上旱灾、水灾、虫灾等自然灾害,不仅交不起沉重的赋税,甚至会饿死。

所以,王翦听到王贲说国师竟然解决了粮食问题,简直难以置信。

虽然他心里已相信苏文是个神仙。

但他不禁想,这些问题真是神仙能解决的吗?

王翦挠了挠头,实在想不通是怎么回事。

粮食问题可是所有生物的基本需求,关乎生死存亡。

要彻底解决,首要任务就是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粮食产出。

但大秦的农业经过世世代代的努力,已经达到巅峰,仍然无法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国师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王贲瞧着父亲一脸困惑,笑得合不拢嘴。

别说他爸,就连他自己当初听到这消息都直呼不可能,还一度怀疑苏文是骗子。

不过时间证明,这一切竟是真的。

国师真的解决了大秦的粮食问题,让百姓不再为生计忧虑。

比起以前的困苦,现在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

他们都是普通人,没有贵族的奢侈期望,能安稳生活,对他们来说已是梦想成真。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有人煽动叛乱,百姓也不会答应。

这样一来,六国残部也无法掀起风浪。

时间久了,他们心中的执着逐渐减少,最终融入大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