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围观(1/2)

围着的人群又闹开了锅!

能被陈先生收为学生,一定是读书的种子,读书天赋一定不差。

现在又被段先生带着上山了,那不是有可能带着去修武,或者说已经在修了,带着上山去看看?

“不会又是一个和东方师兄一样的天才吧。”

“年龄这么小就已经住二字房间了,现在还开始修武,太没天理了吧。”

“这也不一定嘛,有可能段先生只是带着去看看。”

“就是,就是,才来书院不少人都被带着上山看看的,长长见识而已。”

“我可不这样认为,那可是陈先生收的学生,怎么可能是普通人,你看看东方师兄是普通人吗?”

“大家不要说这么多了,我们去下山的路上守着不就知道了吗?”

“对对,我们去守着。”

一群人又朝上山的方向走去。

在路上有人问了句,“你们说那一脉的人会来吗?”

原来闹哄哄的人群一下就安静了下来。

“管他呢,早晚会来的,也不急在这一时。”

而在前方的云远对此完全不知道。

在山下的人已经把他当成天才了。

段先生带着云远缓缓上山,边走边聊,问了问云远修武的情况。

段先生不会武道,可毕竟在书院里呆了这么久,虽不会可耳濡目染久了也知道些。

到了山上,一块两人高的石牌上刻着一个龙飞凤舞的“武”字。

只是看不出来是怎么写上去的,像是用剑写的,又像是凿出来的,不过更像是以剑为笔写的。

“段先生,这是谁的字迹呀?您知道吗?”

“这个字呀,当然是院主写的。怎么样,是不是初看感觉像是用剑写出来的?”

云远点了点头。练了这么久的剑,对于剑的各种使法以及剑锋的样子,云远已经很了解了。

段先生点了点头,“基本所有人都这样认为,可他们都错了,你也错了。这不是用剑写的。”

这倒是出乎云远的意料!

这怎么看都是剑锋成笔。

“那段先生,这是用什么写的呢?”

段先生做了一个虚握毛笔的手势。

“用笔写的?”

原本云远感觉挺不可思议的,可转念一想,好像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东方甚至连笔都可以不用,更不用说是院主了。

这么一想也就淡然了。

云远的反应倒出乎段先生的意料,一般书院带才入书院的小孩参观武院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说这个“武”字,很喜欢看那些小孩满脸惊讶或者期待。

“武”字碑没有立在上山的主路上,而是立在一条支路边。这意味着在书院,修武终究不是主业,还是要以读书为主。

两人走上了“武”字碑所在的支路,段先生主动说现在离武院还有一段距离,约摸半炷香的时候。

其实云远醒来后一直有个问题想问,本来想问东方的,可东方又不在,现在正好可以请教段先生。

“段先生,有个问题能请教您吗?”

“说说。”

云远一直想着刚出村过的第一个新年,自己赶路时边走边在地上写字,路过的人看着自己有些言语让云远感觉有点丢人。

东方那里就给自己说了,没做错事那有什么丢人的?其实做错了事也不丢人,做错了事不知悔改才丢人,为一己之利做伤害别人的事才丢人。微如言语中伤,小如偷鸡摸狗,中如欺压众生,大如逆道而行,这些人才应该感觉丢人。

自己问了一个‘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问题。

那时东方说这个问题对于自己太难了,等走到了书院,自己长大一点的时候再说。

现在到了书院,也长大了一点,主要还是走了这么多路,学了这么多道理,现在讲一讲应该能明白些了吧。

云远将自己的问题说了出来。

“吾心吾行澄如明镜,所作所为皆是正义”段先生没有直接回答云远的问题,“这句话可有什么理解?”

这句话云远第一次听,乍听犹如耳畔惊雷,振聋发聩。

细品犹如幽幽茶香,韵味悠长。

可之中又蕴含一股虽千万人我亦往矣的孤决意气。

“说这句话的一定是个自负的人吧。世间的道理都不是道理,只有自己的道理才是道理。”

“不错,这句话原是一名剑士所说,修为很高的剑士。他不信这天下的道理与规矩,只信自己的剑,他的剑就是他的理。他所追求的只是自己内心的道与理,寻求的是内心的平静。”

“这种人很危险吧。”

“嗯,你说得不错。”段先生很惊讶云远会有这样的评价。

大多人只会认为说这话的人自负,可很少有人以“危险”二字评价。

“有这种想法的人是危险的,可危险的不是他人本身,而是他自己的道与理。他的道是对的,那么就算是逆世而行他也在所不惜,这种人往往是我们所说的英雄。”

“可他的理要是错的,那就是真的逆天之人了,带给天下的只能是苦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