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六、苏绰的天下形势分析2(1/2)

苏绰淡淡一笑,他其实近距离去观测过高欢,只不过,这种观测都是没几个人知道的。

高欢如今已经三十多岁了,总体来说非常聪明,但是他的用人思路,行事谋划基本都定型了,改动的空间可能未必会大。

高欢有一点是苏绰极不认同的,那就是高欢迄今为止,眼睛从没有正眼觑过关中。

高欢一直盯着的是洛阳那块肥肉,眼界只盯着最大利益的人,未必能够笑到最后并得到那所谓最大利益,天下最大的利益并不是政治中心,而是民心与形势。

宇文泰几乎是迄今为止唯一下过求贤令的将领。

也是唯一一个进入关中,并且把目标投向关中的领袖。

见宇文泰问为什么他会胜高欢,苏绰便答道:“自古以来据洛阳而小天下者唯汉光武帝刘秀。”

“但是汉光武帝刘秀搞定洛阳之后,也还是很重视长安,派了大将军冯异坐镇长安,以图陇上、巴蜀。凡不得长安者,难得陇西巴蜀,不得陇西巴蜀,难以据上流之势,定鼎天下,就这么简单。”

宇文泰点点头,长安的军事政治地位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苏绰所言,与宇文泰心意吻合,他听着大为高兴。

苏绰接着道:“孝庄皇帝受制于尔朱荣,尔朱荣如今势力已经极其庞大,即便尔朱荣死了,尔朱荣麾下那么多人,怎么处置也是个问题,谁得到尔朱荣的麾下,谁就会成为第二个尔朱荣。”

“天下之兵一旦成势,只诛首脑未必成功,当年董卓就是例子。”

“董卓死后,凉州兵马祸乱天下,经过三国分裂数十年,才最终消化这种祸乱。以我观之,如今天下亦然。孝庄帝妄想灭尔朱荣,便能熄天下之兵,这是错误的。”

苏绰喝了两口水,看宇文泰频频点头,同时面有忧色,道:“明公考虑的是自己不在洛阳,将来如果尔朱荣身死,那么庞大的部队,自己分不了一杯羹,是吧?”

宇文泰方才所想的正是这件事,他提早深入关中,在关中打基础,这自然是极好的。

但是一旦尔朱荣出事,自己确实可能到时候分享不了尔朱荣死的好处。

尔朱荣的麾下会十之七八为继任者所得。

以如今的形势看,看来就是为高欢所得,这可是让高欢捡大便宜,想想高欢是自己前生注定的死对头,居然在洛阳捡这种大便宜,心头不由得暗自不爽。

苏绰道:“明公放心啦,到时候,尔朱荣死后留下的兵马也不会尽为高欢所得,尔朱荣麾下还有贺拔呢,到时候也能分一部分,还有皇室,也能分一部分。”

“但是明公既然弃了洛阳,选了关中,那么洛阳的利益就不可能最大化,这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看明公的取舍了。”

宇文泰长叹一声道:“我在洛阳有选择的权力吗?我在洛阳,洛阳的贵客正眼也不来瞧我,轮不到我选。”

苏绰哈哈一笑,道:“明公诚实。”

宇文泰无奈点头,道:“人还是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

苏绰继续发挥道:“明公虽到时未必得洛阳之兵,但是按照历史上打江山的那些记录来看,不外是从两个大的方面考虑。”

宇文泰问道:“那两个大的方面呢?”

苏绰笑笑,手指苍天,而后指指宇文泰,又指了指自己,道:“历观往古圣人之兴,二科而已,天时与人事也。”

邓禹道:“从天时来看把,当今圣上做皇帝之后,并没有变得更加风调雨顺,经常打雷下雨刮大风,而且帝星暗弱,紫微宫乱,可见上天不照顾他;”

“从人事而言,刚刚我已经分析了一部分,洛阳朝廷分崩离析只在目前,可以翘足而待。”

宇文泰这时听得如痴如醉,不知不觉已经和苏绰并肩而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