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一、将计就计(1/2)

随着李贤的陈述,宇文泰对将计就计这一条,感觉到确实有些可行。

原来万俟阿宝和宇文泰他们一样,也不是真的沦落成了叫花子,而是这货主要是执行投降路线太多了,之前万俟丑奴还能容他,现在他不知道那里听到消息,说万俟丑奴已经挂了........

他顿有丧家之犬的感觉。

他本来准备快速发兵,前来抢占原州的,不料,萧宝夤只欢迎万俟道洛,不欢迎他这个投降派。原州老百姓当然也不是很欢迎他。

他屡次逃跑,麾下当然也所剩无几,如今还剩不到一千号人,这时躲在距离高平不远鸟不拉屎的一座小山之后。

这点人,不要说是攻拔高平,可能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风流云散。

溃军是经不起打击的,曾经大明朝有一支人数似乎是数万的溃军,与一伙几十人的清军相遇,两军隔河对峙,清军只是大吼数声:“蛮子来,蛮子来。”

数万大明溃军奔逃不暇,做鸟兽散。

万俟阿宝眼下大致也是这种地步,他这次回到原州也是无处可去,他本来想投降宇文泰,但是想想宇文泰未必会收留他。

而且,他听各种传说,宇文泰这人和他似乎不太对路子。

双方似乎不是一种人,尿不到一个壶里。最为关键的是他麾下如今也逃得差不多了,他手头没什么资本,没有资本就很难混,投降都不会受重视,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投降也是有风险的一件事,不要以为谁都有投降的本钱,有些时候,你没本钱投降的时候投降了,说不定小命就没了。

太平天国守苏州的时候,郜永宽等八王投降李鸿章,被李鸿章一次性给灭了,长平降卒数十万,都被坑了。

所以,投降也是技术活儿。

万俟阿宝思虑来思虑去,投降宇文泰估计也不靠谱,但是如今关中之地,他近乎无处可去,想要去夏州投宿勤明达,得经过宇文泰的防区,去不了。

去陇右投靠匪首王庆云,山长路远,只怕人还没到就散光了,他这种投降派自己身上还有一些资产,怕王庆云说不定给谋夺了。

想来想去还是奔原州而来。

原州深险,如果能谋夺原州,岂不是好?然后夺取原州之后,可以暂时尊奉李家为主。万俟阿宝知道,李家向来盘踞原州,如果李家支持,他夺取原州计划应该会成功。

李家盘踞原州,即便是朝廷也给几分薄面,李家自曾祖时代就是朝廷贵官,祖父就镇原州,一门死于朝廷王事者也多,到时候只要助李家得到原州。

自己的好处怎么也不会少,强似如今六亲无靠。

他这般想着,便悄悄化妆成难民,来找李贤商量,希望配合李贤里应外合拿下原州。然后拿下后,如果李贤愿意,李贤就是原州之主。

如果李贤不想担这个虚名,他愿意来担这个虚名,成为原州之主。

总之,绝不会亏待李家,到时候,原州天下,他与李家对半分。

李贤对与万俟阿宝的建议本身几是有一些动心的,当今关中的局势他倒是知道一些,他曾经命二弟李远去打听宇文泰的为人以及各种管制举措,是否值得托身。

只不过,两人路上大概缘悭一面,并未曾见到,李远到了泾阳,听闻宇文泰军撤回,顺道打听了一下宇文泰为人,听闻百姓交口赞誉,便回来了。

万俟道洛与萧宝夤二人,很难守住原州李贤是知道的,李贤甚至也推断宇文泰既然受朝廷委任,朝廷迟早要找他里应外合谋夺原州。

只是不明白宇文泰军轻骑到了泾阳,为何又退回去。

据李远说,轻骑只是前来追缉万俟丑奴这个伪皇帝,但是一直追道泾阳,并未追及,援军大概推测万俟丑奴已经逃入泾阳城内,所以暂时撤回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