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九二、宇文泰和大魏的斗争开始了(1/2)

长安,已经在开始争论,接下来该怎么办?

侯景之乱,到此宣告终止,一切乱局几乎渐定,就像是浑浊的石灰水终于沉淀,露出清晰的本来面目,这时整个中原的局势已经很明白。

北齐与魏朝之间,干戈不动,烽烟暂熄,基本就属于井水不犯河水。

高洋自然是很聪明,聪明的能看到宇文泰现在其实已经占据了很大优势,但是这没办法,有些东西是命中注定的,宇文泰得关陇之地,所以占据巴蜀和荆州。

如果易地而处,高洋也能占据巴蜀和荆州。

但是,现在,占据这两个地方的都是宇文泰,现在的形势也已经很明白,宇文泰不再被关陇所限,他开始占据秦始皇兼并前所具有的优势了。

有了巴蜀这个天赋之国的后勤保障和荆州这个可以顺江而下的战略重地,北齐对于魏朝已经没有什么优势。

他们唯一的优势大概在于华北平原的土地平旷以及人口规模优势。

北齐终高洋之世,没和宇文泰发生过一场战争,甚至哪怕是小规模的战争,都没有发生过。

两国很和谐,各安本分,宇文泰在吃侯景之乱的红利,专心的谋取中原上游优势。

高洋这时候当然也有担心的,他担心的,其实和王僧辩、陈霸先等人担心的差不多,担心宇文泰会顺流之下,直取南京。

前线的将领这时候也在考虑这件事情。

到底需不需要再度进取?要不要把皇帝已经被灭了的梁朝给挂了,这个时候的梁朝已经是群龙无首,要不要趁着这个机会把梁朝给挂了。

长安当然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前线传来的消息,当然是想一鼓作气,顺流而下。

但是这牵涉的问题不是一点点,这里面需要牵涉战略的重新部署,需要牵涉的是战争规模的扩大,以及部队的人马配备,粮草给养,牵涉的问题太多了........

魏军中有不少人确实是觉得梁军不足为虑,应该顺风打落水狗。

相比之下,当下中原的几个朝廷,魏国朝廷里面反而是最不平安的,北齐,高洋现在已经完全控制了朝廷,朝廷里面已经没有反对派。

而在梁朝,朝廷已经嗝屁了。

这个时候,魏国的朝廷里面却是波诡云谲,宇文泰其实也想现在趁机顺流而下,一举荡平王僧辩和陈霸先,但是他感觉这两个人可能不那么容易荡平。

倒不是魏国的将领不行。

而是在长江上作战,要有一支稳定的水师队伍,魏国并没有水师,平素连船都没有几条,魏国的陆军倒是很强大,征战的名将不少,但是一群旱鸭子,水军将领一个都没有。

所以,客观条件限制他现在没有办法继续拓宽战场。

而且,高洋也不可能看着他全面夺取梁朝。

再者,就算他能夺取梁朝,长江中下游的江北之地不能夺取,夺取南京夺了也守不住。

所以,他暂时只能告一段落。

内内外外,不想他继续拓展疆土的人太多了。

他现在的敌人,不仅仅是王僧辩、陈霸先、以及高洋,现在魏国皇帝元宝炬、魏国太子元钦、以及独孤信甚至赵贵都不希望他继续扩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